11月9日,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局發布了一篇專欄文章,題為《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文章指出,中國人民銀行近年來遵循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以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導向,堅持市場驅和互利共贏的原則,不斷完善人民幣的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為境外主持有和使用人民幣創造更良好的政策環境。文章重點強調了人民幣的國際化在境支付、投融資和儲備等方面的穩步增強。

首先,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經濟方面,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新型離岸貿易、外貿新業態業務以及境外貸款等政策,指導商業銀行簡化業務辦理流程,提供優質境人民幣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1-9月,我國銀行代客人民幣境收付金額為39萬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貨貿易人民幣境收付金額占同期貨貿易本外幣境收付金額的比重為24.4%,同比上升6.9個百分點,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其次,在金融市場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人民幣的投融資功能逐步增強。滬深港通、基金互認、債券通、滬倫通、境理財通等互聯互通渠道相繼開通并優化,合格投資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斷完善。截至2023年9月末,境外機構持有境票、債券等人民幣金融資產規模合計達到9.3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占比達到5.8%,排名升至第二位。

第三,在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需求方面,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功能得到提升。目前,已有80多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外匯儲備。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人民幣儲備規模占比為2.45%,較2016年人民幣加SDR時提升了1.38個百分點。IMF還將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從10.92%上調至12.28%,排名第三。

第四,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離岸人民幣易更加活躍。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將貨幣互換協議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并擴大互換規模,為離岸市場提供更加穩定的流支持。離岸人民幣產品及機制創新不斷涌現。人民幣外匯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由4.3%增長至7%,排名也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為上升速度最快的貨幣。

第五,央行加強了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網絡更加高效和便捷。截至目前,已在29個國家和地區授權31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境支付系統(CIPS)的服務區域擴大,服務水平提升。CIPS已有102家直接參與者和1377家間接參與者,業務范圍覆蓋全球182個國家和地區的4344家法人銀行機構。

總之,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穩慎扎實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工作。在順勢而為的同時,將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注重提高質量和水平,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不斷優化人民幣的境投融資、易結算等基礎制度安排,增強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經濟和推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為經濟主提供多元化的幣種選擇,穩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使用。與此同時,央行將堅持穩中求進,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范水平,確保人民幣國際化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為此,央行將采取多項措施,包括便利經營主在對外貿易投資中更多使用人民幣、穩妥有序推進金融市場全面制度型開放、推進央行間雙邊本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合作、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加強境人民幣業務監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