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10月,本應是大閘蟹銷售旺季的時候,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奇景——大閘蟹價格暴跌,供過于求的局面。澄湖大閘蟹價格同比去年幾乎降了一半,從去年的每斤180元跌至今年的60元;甚至有網上1.99元一只的大閘蟹折扣,標語還是五送一。這樣的價格水平被業人士評論為“歷史最低點”。供應商和零售商紛紛抱怨,庫存積,虧損嚴重。

究其原因,今年大閘蟹供給量出現了發式增長,而需求增速卻跟不上,導致供需關系嚴重失衡。造大閘蟹供給量暴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大閘蟹養,近兩年大閘蟹走紅后,吸引了許多新局者加競爭,老玩家也擴大規模,導致全行業產能迅速增長。二是今年的天氣對蟹類生長較為有利,再加上閏二月等因素,大閘蟹產量出現了三年來的大收,預計產量較去年增長約17%。三是在疫后經濟恢復的預期下,許多養戶對大閘蟹需求增長預期過高,因此擴大了生產規模,結果導致嚴重過剩。

與供給暴漲相比,需求端增速卻在放緩,直接導致了沖突激化和價格暴跌。需求放緩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經濟下行力加大的環境下,消費者對奢侈品和非必需品的需求下降,大閘蟹作為相對奢侈的消費品,需求自然到影響。二是新冠疫反復,外出就餐的意愿大幅下降,使得餐飲對大閘蟹等高價海鮮的采購量也隨之減。三是在經濟下行力加劇的背景下,消費者信心和消費意愿普遍下降,生活力上升,不愿過多消費非必需品。四是大閘蟹已經從新興消費品變相對的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新品效應下降,無法再帶強勁增長。盡管大幅降價,但由于各家均在降價,相對價格關系并未改變,無法攫取更多市場份額。而低價出清又將使下一季度價格難以回升,各方陷困境。

經營狀況慘淡,許多老板表示要熬過這個困難時期。專家建議,應調整預期,理經營,加強產品力,以服務和品質取勝。只有回歸產品本質,才能在市場變化中開拓出路。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需求預測應更為審慎理,大閘蟹價格暴跌的現象反映出,在疫后經濟形勢變化和消費市場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企業和行業都需要保持理,不能因一時過分樂觀預期而過度擴張。提高預測能力、控制產出節奏、適應消費市場新變化,都是擺在企業與整個行業面前的新課題。這也是經濟深刻變革時期的必經之路,需要業求新求變,開拓創新,方能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