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在2024財年中期財報中宣布虧損3.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擴大了五倍。這對于被阿里收購的大潤發來說,似乎是一個新的挑戰。但為什麼永輝能夠扭虧,而大潤發卻虧損擴大呢?

曾經,阿里收購大潤發被視為中國電商行業的里程碑。2017年,阿里宣布將投約224億港幣,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份。高鑫零售旗下擁有大潤發和歐尚兩大零售品牌,大潤發更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開設了數百家大型超市,市場份額連續多年保持國零售行業第一。然而,大潤發被收購后,卻逐漸失去了優勢。

大潤發曾經是國綜超中的巨頭,19年沒有關閉一家店,沒有任何對手能夠打敗它。然而,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消費者購習慣的改變,大潤發逐漸失去了優勢。阿里收購大潤發的目的是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探索新零售模式。阿里投了大量金錢進行店面改造,使購大樓變得明亮而空闊,營造出高檔購場所的覺。此外,阿里還在商場的天花板上建造了送貨軌道,類似流水線的吊籃著,營造出未來世界的畫面。

然而,大潤發的知名度卻在不斷下降,客流量也越來越。最新的半年報顯示,大潤發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9%。在電商的規模面前,大潤發原本的低價優勢已經不存在了。阿里是電商巨頭,深知低價的重要。在阿里的新零售架構中,社區團購承擔了低價功能,而不是傳統的商超。因此,阿里決定改造大潤發,與永輝和山姆會員店等高端超市競爭。

如今,消費者對于低價的追求重新回歸,這為今年電商的主旋律。不僅3C電子產品的價格混,就連書籍和日用品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降。然而,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追求低價,他們對品質的追求依然很高。因此,一些相對有消費能力的眾寧愿花時間開車去偏遠的郊區會員店購,而不是糾纏于山寨品牌。

當線上平臺出現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不良驗時,線下零售有機會復蘇。近期,大超市開始推出更多的促銷活,如“買一送一”和“擊穿價”,吸引了更多的客流量。這顯示出,阿里對大潤發的定位有戰略意義。

然而,對于以價廉著稱的大潤發來說,轉型會員店的定位仍然是一個難以越的坎。沃爾瑪在全獨霸快消零售業時,創建了山姆品牌,細化了顧客群,建立了多檔次的零售業態。相比之下,大潤發作為一個靠低價起家的品牌,在價上漲時,原本的老顧客不再認可。而想要吸引新的客流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因為如今國大賣場競爭異常激烈。

阿里也嘗試將大潤發打造線上超市的實驗店,提高消費者的購驗。他們推出了自有品牌、網紅商品和營銷文案,試圖吸引年輕客流回流。然而,這個概念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困,線下驗和超市購之間的區別并不明顯。而且,裝修更好、價格更高并不能解決問題。大潤發始終堅持著門店重構及線上線下整合的邏輯,但這五年里,各大平臺都已經番登場多次。大潤發必須學會及時調整戰略。

總之,大潤發被阿里收購后面臨著新的零售挑戰。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低價回歸為消費者的主要需求,但對于一些有消費能力的眾來說,他們對品質的追求依然很高。大潤發需要找到新的定位和戰略,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與此同時,線下零售也有復蘇的機會,但必須提供更好的購驗和更競爭力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