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多地重啟住房貸款“商轉公”業務,帶來了什麼?

今年以來,全國已有重慶、哈爾濱、蚌埠等30多個城市邁出房貸“商轉公”的腳步,一些市民已經到了政策紅利。該政策的實施可以將商業貸款轉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差使得購房者的月供力得到減輕。例如,四川德市的馮先生通過“商轉公”貸款業務功節省了7萬元的利息,減輕了經濟力。

然而,申請“商轉公”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條件。首先,房屋需要取得不產權證書;其次,貸款置換對象限于純商業貸款,辦理組合貸的購房者無法申請;此外,一些地方的政策對住房套數和公積金貸款記錄有明確要求。例如,湖南長沙要求購房者必須擁有唯一一套自住住房才能申請“商轉公”,江蘇蘇州則要求符合條件的存量首套住房商業貸款才能申請。

盡管“商轉公”政策對于購房者來說有吸引力,但存在一些“堵點”。其中一個問題是房產證的取得,一些購房者遲遲無法獲得房產證,從而無法辦理“商轉公”。另一個問題是一些地方要求購房者先自籌資金還清商業貸款,這增加了購房者的負擔,違背了公積金便民導向。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城市已經提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安徽蕪湖推出了“以貸還貸”方式,購房者可以向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商轉公”,然后由公積金管理中心發放貸款至商業銀行指定還款專戶;黑龍江哈爾濱和江西贛州采用“順位抵押”方式,增加公積金管理中心為該房屋第二順位抵押權人,由公積金管理中心發放貸款結清原商業貸款。

此外,各地在重啟“商轉公”政策時,會參考個貸率實行態啟停。不同城市對個貸率的預警標準不同,一般以85%或90%為閾值。當個貸率超過閾值時,會暫停“商轉公”的預約和理。

除了“商轉公”,今年以來一些地方還出臺了其他政策,如二孩以上家庭租房提取、同城轉移接續、擴大靈活就業人員試點范圍、一人購房全家幫、認房不認商貸等,以進一步優化公積金使用,增強靈活。這些舉措有助于讓更多人到公積金政策,保障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現了公積金的普惠導向。然而,購房者需要理看待“商轉公”的限制條件,因為公積金貸款僅占整房貸比重的16%左右,所以并非所有城市都能夠推出“商轉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