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相繼出臺相關舉措,為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例如,天津市人民政府在11月9日印發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其中包含了7個方面29條舉措,旨在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全力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云南省委、省政府也于近日正式印發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6個方面、25條有針對的措施。這些舉措的相繼推出,使得民營經濟的發展出現了積極變化,總上保持了恢復向好的態勢。

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公布的數據,10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1,高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在分項指數中,資金指數止跌回升,比9月份上升了0.2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了6.1%,在全部進出口總額同比略有下降的況下,民營企業進出口保持了增長,占全部進出口總額的53.1%,比去年繼續提升。在扣除房地產投資后,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增長了9.1%,比1月份至8月份加快了0.1個百分點。此外,國家統計局向5.9萬戶小微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企業生產訂單況和經營況總上有所改善,景氣指數環比提升了1.5個百分點。

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在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營經濟向好的背后有政策支持、市場需求、技創新和人才儲備等多方面的支撐因素。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鎮就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從多個方面提出了31條舉措,包括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等。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多個部門陸續跟進,從多個方面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將“民營經濟31條”落實落細。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 努力調民間投資積極的通知》,提出了17項措施,著力推民間投資的高質量發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優化法治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并公布了涉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保護的典型案例,強調維護統一公平誠信的市場競爭環境,運用法治方式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和治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稅務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則著力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了28條措施。

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宏觀紓困和支持政策的效果逐步釋放,助力我國民營企業信心逐步回暖,使得民營經濟呈現出企穩復蘇的態勢。民營經濟的良好恢復勢頭對于改善就業、促進循環,釋放經濟創新活力,推經濟轉型升級有重要意義。周茂華進一步表示,我國經濟尚未完全恢復,部分民營中小企業仍面臨不困難與挑戰,因此需要宏觀政策給予準支持和幫扶,降低綜合生產本,緩解融資力,促進供需良循環。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我國將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穩定民營經濟發展預期,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