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似乎進了大盤風格,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應該選擇配置滬深300指數基金還是中證500指數基金?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歷史行:在極端的大盤行下,應該選擇哪個指數基金呢?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2020年6月,這是上一牛市的起點,時間終點設定在2021年2月。(滬深300凈值走勢)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看到茅臺的估值達到了70倍,也是滬深300指數的最高點,這8個月是以滬深300為代表的中國核心資產集狂歡的8個月。通過查看歷史數據,從貝塔的角度來看,滬深300在表現上地擊敗了中證500,類似的況在2017年(藍籌之年)也發生過一次。在這8個月的時間里,滬深300相對于中證500,獲得了27%的額外收益。然而,在此期間,指增產品的數據又如何呢?在這段時間,滬深300指增的收益比中證500指增高了約20%。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到三年,在這樣的周期下,中證500指增的收益超過了滬深300指增,以兩個指數的代表基金為例:華夏中證500指數增強和興全滬深300指數,近三年兩個指數的收益分別為30.69%、-4.77%,前者比后者多了約35%的超額收益。(公募基金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基金對比)如果我們比較高端基金中的量化指數基金,結果也是一樣的,而且收益差距較大,例如選擇寬德中證500指數增強和明汯300指數增強,自2020年4月以來,兩個指數基金的收益分別為132.58%、45.97%,均超過了同期的公募指數基金的收益,如果單獨比較這兩個指數,前者比后者多了86.6%的收益。(高端量化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和滬深300指數基金對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況呢?因為量化指數基金有超額收益,這意味著超額收益會遵循復利效應。中證500指增的優勢會越來越大。相信通過了解歷史上的故事,你對如何選擇指增基金會有一定的啟發。其中最重要的邏輯是,指增的長期收益邏輯更依賴于超額收益,而不是貝塔收益;而要實現超額收益,指數本的量化環境,如額、波率、機構資金占比、錯誤定價等,更加重要。綜上所述,拉長時間周期后,我們發現中證500指增在超額收益方面仍然勝出。對于量化指數基金而言,中證500和中證1000有天然的優勢。滬深300指增主要依賴于貝塔收益,而量化指數基金的優勢更多現在中證500、中證1000和小市值指增領域。如果大盤行,值得配置滬深300指數基金;如果想獲得長期超額收益,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量化指數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總結一下,如果大盤行,可以關注配置滬深300指數基金以獲取貝塔收益;如果想獲得長期收益,那麼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量化指數基金有更高的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