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各個領域都發生了一些令人難以想象的事。可以用“多事之秋”來形容過去的一年,一點也不夸張。各種離奇事件接連不斷,俄烏戰爭、聯儲暴力加息、英國首相辭職等等,這些大事件讓人瞠目結舌。而最近,日本發生了前首相被槍殺的事件,這讓世界上最嚴格管理的國家之一也遭了罕見的打擊。這些事件都是數十年來罕見的大事。國況更是多不勝數,無法一一列舉。經濟學家們對當前況的觀點也越來越多地使用“黑天鵝”、“灰犀牛”等詞匯來描述。關于國是否會發生經濟危機,誰也無法判斷,大多數結論都是猜測為主。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在我們邊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雖然心還持有樂觀的態度,但不可避免地需要考慮一些資產配置的問題。然而,如何進行配置,選擇何種策略,因人而異。以下是一種例子,比如“橋水的全天候(All Weather)策略”。這個策略有三個核心觀點:長期來看,持有風險資產的收益將超過現金;任何資產風險調整到差不多的程度時,回報都差不多;任何經濟環境出現的況下,總有一類資產表現會優于其他資產。從橋水的歷史表現來看,這個策略是功的。在實際作中,這個策略的風險主要集中在票上,其余很大一部分是各類債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全球的“國債”。普通人是否能復制這種策略呢?實際上很難,實際作會到每個人本金、資產獲取能力、認知水平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存在很大的差異。然而,策略本的理念是值得學習的,雖然無法實現態控制單一資產的風險價值,但分散投資是可行的。對于普通中產階級來說,在追求資產平衡風險的同時,分散原則和適當配置債券非常值得考慮。然而,在過去的兩年中,在債券配置方面,可以有一些不同的選擇。如果觀察債券市場價格,國債、地方政府債的價格以及互聯網存款的價格,聰明的人肯定會選擇存款。不可否認,一些“存款產品”比絕大多數“債券”更適合。然而,由于各種新規定和要求,以及河南村鎮銀行的“黑天鵝”事件,不僅刷新了儲戶的認知,也對基層金融產品提出了“挑戰”。雖然我心認為這個事件整上是可行的,但心還是有些忐忑。關于互聯網存款的未來,散戶時代已經過去了,普遍存在的互聯網存款幾乎不可能再出現。在未來幾年,可能只會零星存在。原因很簡單,監管層的方向在“糾偏”,一些銀行也在主調整負債結構。某些“高息產品”想要不減也是不可能的。一個細節可以發現,大部分民營銀行不再主推“長期”存款產品,有些將7天通知存款作為新手產品,有些推出了一年期和六個月期的存款產品。幾年前,很多銀行都推出了“按年支付利息”的產品。這與民營銀行自的信貸結構有一定關系。大多數民營銀行的產品都是信用貸款或聯合貸款,期限大多在一年以。銀行擔心由于后續政策和市場變化導致長期高息資金無法投放,因此自然會考慮結構調整。國有銀行則不同,以前鼓勵投資三年、五年期的產品。然而,最近的況有所不同,國有大行的五年期和三年期利率已經倒掛,這個信號再明顯不過了。不用懷疑,五年期利率的下降趨勢再明顯不過了。對于普通人來說,建議可以考慮一些長期的資產配置,關于高息存款和互聯網存款,之前提到過一個特別的角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互聯網存款這些年,在某種程度上實實在在地降低了部分銀行“高息存款”的門檻,許多普通儲戶也因此到了這部分收益。但是捫心自問,如果沒有互聯網存款,是否還能到這些“高息存款”呢?我想,大概率不會。那麼沒有互聯網存款,普通儲戶是否還能存到這些“高息存款”呢?我想,大概率也不會。最近,振興銀行發布了民營銀行里的第一份2022年半年報,這是民營銀行很發布半年度經營況的。目前看到,除了振興銀行外,還有億聯銀行也在發布季度和半年報。然而,從信息披的角度來看,如果銀行能夠按季度公布經營況,這是儲戶和監管機構都希看到的。這也是提升銀行“信譽”的一種方式。之前多次提到村鎮銀行的風險,核心問題就在于經營況不明。能夠以較高頻率公布經營況的銀行對自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積極的信號。希振興銀行能夠在民營銀行中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振興銀行的2022年半年報有兩個原因值得關注。今年5月14日,銀保監將遼寧省形容為“金融風險重災區”。然而,結合過去兩年遼寧省的變化,無論是遼沈銀行還是中小銀行反腐,甚至監管機構與其他地方也存在差異。可以明顯看到當地理風險的決心和手段,不余力。當然,我不敢說一定沒有問題,但風險的發生概率是眼可見的減。此外,振興銀行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總資產確實有所水。而且在民營銀行中,除了華通銀行和振興銀行,其他銀行的資產也有所減。但是資產減是否意味著經營不善呢?其實未必。有個細節大家可能還記得。2022年年初,振興銀行降低了利率,例如將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從1.85%降到1.35%。很多人不滿意它的降息。但你想一想,它為什麼要降息呢?而且在資產水的況下降息,這是有原因的。表面上看,存款并不缺乏,但通常的原因是需要調整信貸結構(控制貸款)。這是一種穩健的經營策略調整,對于當前的經濟環境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如果了解這個背景,再看振興銀行的半年報和2021年報,就會有不同的。雖然資產規模仍有所下降,但不良貸款、收和利潤水平有所改善(當然也存在一定的分)。銀行開始重視自的資產質量,不盲目擴大規模,這應該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在振興銀行半年報的況下,我們還可以與銀行部人員、同業等進行流,了解況。大致況和觀點一致。振興銀行目前的況顯示出一些吸儲的力,活也比較平淡。與其他幾家銀行相比,它的活力度相對較小。然而,關鍵的是,振興銀行與其他銀行還有一些不同(它的活本可能稍高)。這是一清流。每個銀行都有不同的選擇,沒有對與錯。至于資產配置的角度,盡管我認為振興銀行是穩定的,但只會是分散后的考量。不僅僅是振興銀行,其他銀行也是如此。在這個時代,保守一點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