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首屆“雙11”活開啟,一天創造了5000萬的銷售額。此后,這一數字歷年都呈現了增長的態勢,但同比增長的百分比卻放緩了腳步。2022年,無論是天貓還是京東,均首次沒有公布易額。2023年,站在第15年的叉路口,已經不再新鮮的“雙11”對商家來說是個什麼滋味?

11月10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凰山電商產業園,有商家覺得,“雙11”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還是得主出擊尋找客戶。也有商家坦言已經對購到厭倦,但為了維持店鋪的權重,只能無奈地參與進來,對于最后的結果則是要保持順其自然的態度。

電商競逐“低價”和“現貨”,拉長的戰線讓第三方松了一口氣。通過梳理各大平臺發布的“雙11”規則,不難發現,比起介紹各類復雜的玩法,“價格”和“現貨”為了今年的關鍵詞。已經參與8年“雙11”的消費者小龐表示,“買貴必賠”“方立減”等介紹讓自己購時更底氣。為了備婚,已經購買了一萬多元的品,單件商品的優惠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還額外收獲了很多贈品。不過,小龐對各類需要邀請朋友組隊才能獲得優惠的活產生了抗拒,“不是不在乎可能會便宜的幾十塊錢,而是那樣我勞心勞力的本太高。”相較于復雜的玩法,小龐更看重商品價格方面的優惠力度。

在一家第三方代運營公司,常用的客服回復話被張在工位上,電話聲和鍵盤敲擊聲相互織,工位上座無虛席。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考”,公司甚至專門騰出了一間會議室,放滿了為員工加班準備的食。負責人李丹丹表示,公司從8月份開始,就提前招募“雙11”臨時客服,培訓其悉各個平臺不同的玩法規則。同時,由于購節的戰線被不斷拉長,比起幾年前的集中客戶進線,現如今的客流高峰也漸趨平穩。此外,很多消費者對于各個平臺的玩法也比較悉,減輕了客服售前工作的力,售后工作為了關注的重點。

同樣是服務電商大促的一位快遞業人士也有相同的看法,在他看來,快遞高峰期大致分為付完尾款和11月11日之后的兩三天,通過提前儲備人員和工,增加派送班次,快遞業現在備戰“雙11”時已經變得游刃有余,而且更加強調服務質量。

在一家以從事服飾業為主的公司,生產部負責人李東介紹,今年“雙11”的活主要圍繞降價、優惠券、充值卡等活展開。“目前合作的品牌大概會降一到兩個折扣,我們自己生產的服折扣會更多一些。”相應地,在此期間廣告的投也會增加一倍。就目前的銷售況來看,李東表示,“雙11”的團購數量比起以前有所減,但個人購買的銷量有所增加。比起一個月前的大促活,“雙11”的銷售額增加了約15%。近期,公司大概有30多個人會加班到晚上11點多,為了加快發貨進度,李東也在幫忙打包。在李東看來,“雙11”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公司還是需要積極迎戰,做好各個環節的準備。就以往的經驗來說,在大促期間讓利給顧客,銷量達到了一定數目后,一些品牌商也會給到扶持,整來說可以達到“互惠互利”的狀態。

商戶張先生主要是做定制化影像照片書、相冊相框生意的。他告訴記者,不僅是一年一次的“雙11”活,而且基本每隔一兩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次促銷活,每次調價到“30天最低”之后,恢復原價沒幾天,又得趕著去準備下一次活,對此他早已到疲憊。張先生表示,在報名大促活時,平臺會要求商家盡可能地給出最低價,有些產品的利潤得可憐,加上推廣費用的支出,甚至得“賠本賺吆喝”。對中小型商家來說,推廣費用投產出比也不是很劃算。但如果不參與“雙11”,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去維持店鋪權重。而且,參與“雙11”的平臺越來越多,但總的目標消費者人群是固定的,因此必須付出相當大的力去研究各個平臺的規則,避免客戶被分流到同行那里。今年,張先生已經把期待降到最低,他表示不會再有在某個節點要沖擊多銷量的設想,“更多的是抱著平常心,結果就讓它順其自然吧。”

一位業人士在接采訪時表示,如果商家無法在細分行業前列,那麼很難在“雙11”獲得可觀的收。在看來,中小型商家本能夠在“雙11”期間分到的資源十分有限,這些商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和自己產品特相關的其他購節上,否則細算一筆賬后可能會發現,在“雙11”按兵不更加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