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各環節評選,吳敬璉先生榮獲2023年度最影響力經濟學家獎。這個獎項旨在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取得卓越就且有深遠影響力的學者。吳老在領獎時表示,當前我們仍面臨嚴峻的挑戰,希各階層人士共同努力,克服困難。

吳敬璉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家,無人能及。《華爾街日報》曾聲稱,如果說中國有一位經濟學家的意見值得聽取,那就是吳敬璉。現年93歲的吳敬璉對歷史細節記憶清晰、信手拈來,對當前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持續關注。去年,他鄭重發聲,強調市場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步伐十分重要,需要減政府對微觀經濟活的過度干預,為各類市場主提供能夠自主經營的營商環境和保持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

吳敬璉曾質問,中國的功是中國獨特模式的功嗎?是威權政府的功嗎?是北京共識的功嗎?他回答說,并不是。中國的功源自市場化改革。吳老頻繁在各種場合發表自己的見解,用他那“泣般的嗓音”為中國的改革發展鼓與呼。吳老坦言,關于民營經濟引發的爭論實際上要回到基本問題上——什麼是法治?如何建立法治?他說,由于中國沒有法治的傳統,只有所謂的“刀制”傳統,用英文來說就是rule by law(法制),而不是rule of law(法治),這是中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此外,中國一直采用大陸法系,但這并不太適合現代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需要普通法系,也就是海洋法系。

當下中國的知識界人才稀缺,而敢于說真話的人更是之又,而吳老恰恰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人。他是一位獨立思考、堅持為市場辯護、為底層發聲的經濟學巨匠。他一直在思索中國改革發展的命運和中國社會發展的趨勢。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他是否為為決策層智囊到驕傲,吳老立即回答道:“智囊與否并不重要,作為經濟學家,首要的職責是研究科學,發現真理,做一個有獨立立場的觀察者。”

吳敬璉的思想中充滿著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經驗教訓和西方市場經濟學的經典規律,以及適合中國的有效經驗。在全面比較中西方市場的特征和規律之后,他明白哪些西方經驗和規律真正適合中國。因此,我特別推薦吳敬璉先生的《中國經濟改革進程》這本關于“中國經濟的本質”和“中國經濟改革進程及啟示”的好書。近千位讀者給予這本書五星好評,評論直接而真實:“第一次有被作者在手心的覺”、“太真實了”、“讀完骨悚然”、“深刻到令人窒息”......這本經濟主題的斷代史之所以能夠積攢這麼多圈外讀者的口碑,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細節中能看到“魔鬼”,有畫面,讓人如臨現場。吳老寫歷史不是泛泛而談,也不僅僅是框架和結論,而是將大量細節融其中。這不僅增加了可信度,還讓讀者了解每次變革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看到歷史關鍵時刻的真實景。這是吳老作為改革進程的親歷者和參與者獨有的優勢。他寫80年代后期時,領導人在艱難抉擇時的勇氣和顧慮,或是改革派與保守派的觀念鋒和利益博弈,呈現給讀者的既是親經歷,也是扎實的史料、翔實的數據和細致的描寫。這樣的寫作往往能將讀者帶回歷史現場,從細節中發現那些被遮蔽的“魔鬼”,讓它們一個個復活、顯出來。

第二,實踐智慧比一般的理論更重要。吳老的人生經歷、家國懷和實踐智慧,使他的書有了“唯一”。作為生于民國的知識分子,吳老承襲了他的老師顧準“做解剖中國社會最鋒利的刀子”的志,同時他也展現了傳統知識分子“懷天下,鐵肩擔道義”的士人風范。作為當代有的經濟大家,他對中國經濟做出了卓越的理論貢獻。更難得的是,他是“四十年經濟改革”完整親歷者和決策的參與者。對改革過程中的種種暗流涌敗得失,他的更加深刻、觀察也更加徹。因此,他能夠將這段歷史寫得既深又詳實,讓讀者有如臨現場的真切驗。這是一兩篇文章無法完的任務。

第三,著眼當下和未來。這本書以市場經濟改革進程為主線,寫就了一部關于中國當代史中最重要、對今天影響最大的“改革開放40年”的極簡史。主線下,是計劃與市場、中央與地方、改革派與反對派的五次觀念博弈、權力博弈、利益博弈。吳老將腐敗、貧富差距和各利益集團之間的易等問題一一呈現給讀者。他不僅從經濟角度談經濟,而是從政治決策和制運轉的角度,自上而下地觀察過去40年的經濟變化。在這樣的高度下,很多當下的經濟問題的本癥結也可從歷史中一覽無余。這本書的最重要價值不僅在于還原歷史,更在于對中國40年經濟改革的敗得失進行了系統總結,有重要的借鑒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