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深港合作,共建大灣區新格局

香港和深圳當前從禮讓已到競爭,但在競爭基礎上也可互鑒合作,合力“對外”達到共贏。特首施政報告發表在即,面對當前週邊政治、經濟因素複雜多變,企盼施政報告有靈丹妙藥,短時間讓香港的市、樓市應聲彈起,這是不切實際的。

但如果從長遠來謀劃,有一個因素很有趣,就是香港與深圳包括整個珠三角地區,已經從過去的“禮讓”轉變為“競爭”,香港的決策者們對此不可忽略。香港回歸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區,在發展上比較禮讓香港。

一個例子是港珠澳大橋「雙Y」還是「單Y」方案各方爭論十年,最後粵方顧全大局,同意以「單Y」起。大橋落通車後使用率不高,為了充分發揮大橋效用,也單方面同意香港居民可過「港車北上」計劃以自駕方式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及廣東省,但「北車南下」遠未被列香港的議程中。

又如當年的深圳、東莞是製造業基地,需要興建碼頭,但因擔心影響香港的航運中心地位,也被勸止停建或規模小。在決策者看來,維護香港的經濟穩定,一直也是廣東的責任之一。

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方案的出臺,中央確定了大灣區發展的藍圖以及目標。廣東省全力起,深港兩個城市的關係也從「禮讓」,漸漸開始有了「競爭」的元素,當然更多是良的「競爭」。表現在最近北上消費的熱方興未艾,深圳推出了連串措施,便利通關、飲食指南、派發消費券,甚至在口岸設立深港雙城候機樓等,吸引港人北上。

其實,當年2003年香港為了恢復經濟時,開放自由行,也如是一番積極有為,推出系列針對地客的措施,讓市場迅速擺了困境。這也是今天的深圳從當年的香港那裡學到的經驗。

回到今天的香港,正所謂「前有標兵,後有追兵」。這種況下,「夜繽紛」、振興樓市市等可以帶來短期效應的措施固然要做,但香港更需要長遠的發展,才能迎頭而上。前些天,丁薛祥副總理視察河套時,就提到要協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園區運營管理,促進科技資源深度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這一番話,對香港如何打破舊有思維和局限,與深圳在創科等各領域合作互補、良競爭,有著很強的指導和針對。港深應做到合作互補、良競爭。

香港和深圳作為鄰居,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分別是對外開放和對改革的重要窗口及試驗區,各自有獨特的經濟特。儘管在不領域都存在競爭,但兩地之間也有著廣泛的合作與互補關係,有條件在金融、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開展流與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以實現協同效應。

站在灣區的角度看待港深競爭、合作與融合國家提出,在十四五時期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概念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思考港深的競爭合作和大灣區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