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經濟放緩,為何印度還頂不上來》的文章。文章指出,盡管印度在推離岸外包、制造業投資、能源轉型和先進數字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濟繁榮,但從全球經濟的角度來看,印度與中國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印度只占全球經濟產值的3%,而中國占比為18%。此外,在全球消費份額方面,印度僅占不足4%,而中國占比達到14%。這些數據表明,印度與中國在經濟實力上無法相提并論。盡管印度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但要在短時間為世界第三大經濟仍然困難重重。

印度想要快速提升經濟實力,需要解決一些關鍵問題。首先是勞力問題。印度存在大量失業和無就業能力的人口,尤其是比例更為堪憂。這種況的原因有很多,但在此不再詳述。其次是印度的格局問題。印度被調侃為“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這句話意味著印度希外資企業進駐,但又不希這些企業將利潤帶離印度。印度甚至修改法律條款來限制外資企業的資金流。這種格局使得很多公司在考慮在印度設立分公司時而卻步。與此相反,中國對外資企業更加開放,不僅沒有限制資金流,還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例如,盡管俄羅斯國的經濟制裁,但由于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合作,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并未到影響,反而創下了新的高峰。

最后是印度的立場問題。印度常年走“外”,左右逢源,這在面對中之間的博弈時尤為明顯。然而,僅憑借左右逢源是無法長期發展的,因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困境。之前一些國家效仿印度的外策略,最終差點失去中國市場,印度也面臨著同樣的風險。目前來看,印度似乎已經被國洗腦,將中國視為對手,這正是國所希看到的。然而,無論從任何方面來看,印度都很難趕超中國。我們應該保持危機意識,明白就和發展才是真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