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作為我國首家獨立運營、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卻在連續第四年虧損。據1月15日晚間公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東的凈利潤為-57億元到-52億元;預計扣非后凈利潤為-62億元到-57億元。這已經是北汽藍谷連續第四年虧損,虧損總額已超過200億元。

北汽藍谷的控東為北汽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國資委。公司產品銷量仍于快速提升期,但規模效應暫未顯現,導致產品本階段偏高。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公司為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在技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核心能力上持續投,對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北汽的新能源汽車錯過了早期的發展時機,現在的新能源車企都是進行獨立原創開發的。而北汽一直在做‘油改電’的產品,車賣給網約車公司、汽車共租賃公司,在私家車市場沒有競爭力。此外,張翔指出,北汽的組織架構比較死板,限制了創新的活力,這為了北汽藍谷的缺點和問題。

在二級市場上,北汽藍谷價曾攀升超過60%,但后來又調整走低,截至1月16日午間收盤跌至5.32元,總市值為297億元。

此外,北汽藍谷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極狐汽車和北汽新能源,主營ARCFOX極狐品牌和BEIJING品牌。然而,銷量嚴重掉隊,2023年全年銷量僅為92172輛,而乘聯會公布的2023年全年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中,居于首位的比亞迪汽車銷量為270.61萬輛。這顯示北汽藍谷在銷量上已經嚴重落后。

總之,北汽藍谷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需要尋找創新突破口,并加強技積累,才能在市場上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