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的問題與應對之策

最近,老板轉發了一篇券商研究大佬的春季策略會的發言,仔細研讀了一下,確實值得深探究。這位大佬的發言以最時髦的熱點為基礎,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了闡述,并且通過自洽的推理得出了核心邏輯和行業機會所在。可以說,這位大佬的發言毫無破綻,是一套完整的組合拳。他的結論是,未來兩年的機會主要在于由AI、聯網、元宇宙帶的新科技場景,以及國企改革為核心的中國特估值系。幸好,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回顧過去兩年的策略會發言,發現這位大佬的觀點變化速度有點快啊。2021年9月,他強調了To B的聯網、To C的XR、汽車智能化和碳中和產業化是未來重要的四個方向。到了2021年12月,他又認為新能源汽車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智能手機11年12年的階段。然后到了2022年5月,他又指出智能汽車、元宇宙和聯網是未來兩年科技行業中比較確定的機會。最后到了2022年11月,他宣稱今年功推薦了智能汽車產業鏈。現在的發言中已經不再提及碳中和和新能源汽車,聯網和XR也合并了,又多了國企估值。對于一個始終堅持產業研究、中長期布局的研究大佬來說,為什麼一年不到觀點就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呢?讓我們再看兩個實例吧!

第一個實例是他曾經強調的數據研究。他對汽車行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分析說長城汽車用戶使用高端品牌手機,因此長城品牌調并不低。現在看看長城汽車的價和網上評論吧,雖然數據可能是真實的,但使用高端品牌手機的用戶不一定就是高端用戶。在中國,使用iPhone的用戶反而大多是一批普通群。這種推理看似數據嚴,其實完全是看圖說話,離了真實況。

第二個實例是他曾經參加的一次線下會議。當時他表示,調研后最看好的新能源車企業是小鵬,因為其技最領先。的確,這位大佬的線下調研和分析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實是小鵬去年以來賣得最差,價也走得最弱。這是為什麼呢?投資研究不僅僅要看技,經營一家企業更是全方位的。一個短板就可能導致一家企業的失敗。因此,盲目研究很容易誤導人。

這些案例展示了券商研究的問題。首先,行業研究離了求真的本質,更多地為了一種盈利手段。一些報告迎合市場,夸大事實,缺乏基本邏輯。研究員只尋找短期熱門行業,而不是長期深耕自己悉的領域。他們為了做多逆向尋找理由,通過捷徑找專家問幕,靠的是手段而不是專業。和基礎研究一樣,如果沒有探索科學真相的神,那沒有人能守住這份寂寞,金融領域的行業研究更是如此。

其次,行業研究缺乏真正的評估系。目前,我們只知道一些研究員評選的獎項,比如新財富、水晶球等,但這些評選更多是利益的鬧劇,不是真正的學評價。它們考核的不是專業能力,而是幕信息帶的利益。我們應該尋找研究評價系的方法論,而不是湊熱鬧式的江湖評選。

此外,行業研究應該鼓勵百家爭鳴。在專業的方法論下,行業研究應該暢所言,百花齊放。不能只說好的,風險揭示只流于形式。在注冊制下,券商研究機構更應該是上市公司的啄木鳥,需要客觀揭示企業的價值和風險,進行理解讀。吹和避而不談都是一種責任缺失。

最后,我們應該扶持第三方研究,加大競爭格局。由于證券研究必須持牌經營,獨立第三方很難參與其中,這使得券商研究缺乏進取神。當然,金融研究需要專業和謹慎。除了資質審核,還需要持續監督,確保研究信息數據的合規,確保方法的嚴謹,確保相關利益的清晰。

研究大佬絕對是頂尖的聰明人,否則不會為行業研究的頭牌。但慢慢地,很多研究員都變了資源型研究員,更看重人脈和報,從而引導甚至綁架市場的判斷。而分析判斷的能力則日益稀缺,忽悠的本領日漸。因此,大家在看研究報告時需要選擇謹慎地閱讀,對于大佬的發言,也建議聽為妙!為了解決券商研究的問題,我們需要回歸專業,建立真正的評估系,鼓勵多方參與,并加強監管,確保研究的準確和可靠。只有這樣,券商研究才能真正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