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二季度公募基金持倉數據顯示,醫藥倉位環比下降,非醫藥主型基金的醫藥倉位更是創下了十三年來的新低。據Wind數據和國盛證券的研究,2022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的醫藥倉位為10.07%,環比下降了1.15個百分點;而非醫藥主型基金的醫藥倉位為5.81%,環比下降了1.2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顯示出醫藥持倉的新低,那麼接下來是否會迎來新的機遇呢?

醫藥板塊持續下降的倉位比例對醫藥行業有何影響呢?二季度公募基金持倉醫藥比例的持續降低反映出醫藥配置的力度減弱,而A醫藥市值占比也下降,反映出醫藥價在全行業中的表現不佳。據Wind數據,自2022年初至9月9日,醫藥生指數下跌了23%,跑輸了同期的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這表明醫藥行業在價層面上的表現不如其他行業。

在疫的刺激下,醫藥板塊在2020年得到了公募基金的高配。然而,隨著疫對相關公司業績貢獻的減弱,公募基金也相應地降低了醫藥持倉。此外,部分細分的創新藥械行業目前正于結構調整期,公募基金也暫時減倉了這些行業。另外,2022年上半年多地發疫對醫療服務等業務造了影響,也暫時影響了公司的生產運營。不過,醫藥板塊持倉的新低預示著緒的冰點已經基本到來。據公募基金二季度的調倉況來看,向消費服務和非新冠個調倉已經預示著醫藥行業逐步擺了疫,或將走出底部。

站在當前的時間點,如何看待醫藥行業的投資價值呢?盡管主基金的醫藥持倉比例創下新低,但行業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拐點已經出現。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的醫藥悲觀緒至今,許多醫藥資產的估值調整已逐步進了合理區間。截至2022年9月9日,醫藥生板塊的市盈率為22.92倍,分位數達到了近10年來的0.37%底部,已經到了“貪婪”投資的地步,各細分板塊的估值吸引力更大。

在公募基金嚴重低配的況下,高長、低估值的醫藥板塊有得到修正。隨著局部疫控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醫藥板塊在第三季度的業績增長有較高的確定。從政策面來看,醫保收支結余況穩定,市場對醫保控費和械集采的預期也比較充分。在當前的控費環境下,醫藥產業仍然可以持續增長。此外,藥品械審評改革和醫保調整的效不斷顯現,醫藥創新長也在科創板上持續推進。鼓勵創新也一直是醫藥行業的主旋律。基金的持倉是一個再平衡的過程,隨著部分賽道公司估值的高企,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尋求更穩妥的持倉策略,醫藥的走強也是資金從高向低流的自然選擇。

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張弘表示:“2022年是醫藥投資的一個新周期的開始,老齡化加重和我國人均可支配收的持續提升將驅醫藥行業持續增長。‘十四五’規劃明確表示醫療健康行業的增速是GDP增速的1.5倍。假設未來5年的復合增速為5%,那麼醫藥板塊的增速將達到每年8%。目前來看,整個醫藥行業的滲率還很低,醫藥科技創新、醫藥制造升級、醫藥消費升級、醫藥模式升級都是確定的超長周期長邏輯。”

醫藥行業作為賽道投資有一定的波風險,風險承能力較低的投資者應謹慎選擇表現優異的醫藥基金。最后,希你從今往后,耳畔是阜盛煙火,心上有星河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