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一項決議,批準國務院增發一萬億國債。這筆資金將用于支持災后重建工作,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當前我國經濟不景氣,急需資金來拉需。國家的災后重建計劃不僅可以增加低收人群的收,減開支,還能刺激市場經濟的發展。發行國債的好在于回收人民幣流,以防止通貨膨脹。同時,國債用于基礎建設還能拉經濟,消化產能。當然,對于普通基層老百姓來說,發行國債實際上就是間接稅收,平均每個人的納稅額為10000億除以14億,即714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我們發行的國債越多,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就超過了現有的生產力水平,貨幣的增多會導致價上漲。這對于資本家來說是一種薅羊的機會,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價上漲而工資不漲,實際上是變相降低了我們的生活水平。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我國所面臨的,許多國家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況。當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達到一定程度后,通脹為解決發展周期中資源錯配以及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問題的唯一手段,同時也是倒儲戶提前消費、活躍市場的重要方式。高度工業化后,適度的通脹應該為常態。我國的財政政策一直以來都鼓勵消費,刺激經濟發展。雖然在通貨膨脹時期我們的生活水準有所下降,但仍能維持基本生活。然而,一旦發生通貨,那將是經濟大蕭條的前夜,我們應該高度警惕并加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