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退休人員都了解到,在領取養老金的過程中,其中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額與個人養老賬戶累計存儲額和計發月數有關。然而,很多退休人員擔心,如果在退休后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領取完個人賬戶金額后是否會停止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如何確定的,并探討領完賬戶金額后是否會停止養老金發放的問題。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構

許多人知道,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養老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個人養老金計發月數。其中,個人養老賬戶累計儲存額與個人的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正比。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累計儲存額就越高。至于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據養老金制度的規定,分為兩個階段。如下:

第一個階段: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20個月,據1997年國發26號文件。

第二個階段: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發月數在233個月到56個月之間。計算如下:4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233個月;7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56個月;5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95個月;6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的確定方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的確定與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退休人員的年齡、養老賬戶記賬利率等因素有關。計算公式中采用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人均預期壽命按照75.21歲,利率按照4%計算。據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后得出的結果是,60歲對應的個人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38.76個月,四舍五為139個月。然而,據《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8.2歲,其中男為75.6歲,為81.4歲。預計到2035年,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1.3歲,男為78.1歲,為85.1歲。也就是說,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個人養老金計發月數也應該相應地進行調整。然而,多年來這一調整并未實施。

三、領取完個人賬戶金額后是否會停止養老金發放?

據《社會保險法》和養老金發放的相關規定,領取完個人賬戶金額后,并不會停止養老金的發放。舉個例子來說,如果王大爺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是13.9萬元,他在60歲退休時,每月能領取100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139=1000)。在不考慮個人賬戶利息的況下,正好可以領取139個月。領取完個人賬戶養老金后,個人的養老金將繼續從社保基金中按月支付,直至去世。

總結: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與退休年齡、人均預期壽命、養老金賬戶利率等因素有關。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短。領取完個人賬戶金額后,并不會停止養老金的發放,除非退休人員去世或未進行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有人建議據現實的人均預期壽命來確定養老金的計發月數。對此,你有何看法呢?我是@人事通,每天與大家分職場和社保資訊。歡迎關注!#如果退休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領取完個人賬戶金額后是否會停止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