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大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各種“羊黨”紛紛出現,其中不帶貨主播都在推薦一種“一定要薅的羊”,那就是信用卡分期免息。在許多電商平臺和直播間里,主播們以重點宣傳和展示廣告牌的方式強調商品支持分期免息,他們將分期款項按日折算,“每日僅需×元”來進行推銷。從本上來看,無論是信用卡分期還是消費金融產品(如小額消費貸款),都屬于金融產品的一種,本質上是金融服務。對于一些消費者來說,尤其是這些產品的潛在客戶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提前滿足購需求,又能有效地管理經濟力。

然而,既然是金融產品,必然有與一般消費品不同的嚴肅和特殊。目前存在的大部分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足夠重視和尊重這一點。尤其是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的營銷行為中,往往存在信息披不足和風險提示不到位的況。例如,某些主播對金融產品提供主、利息標準、逾期還款的違約責任等重要合同條款未進行披,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權和公平易權。就像儲戶去銀行存款,肯定不想購買保險一樣,消費者去購,不愿意莫名其妙地貸款。對于那些愿意接這類產品的消費者,比如學生,對產品的金融屬和后續可能存在的風險點了解甚。而那些推銷信用卡分期的主播,在介紹時往往意思不明。他們會說:“使用不滿意7天包退換,花的是花唄的錢,不是咱自己的錢”、“和舍友一起買就不貴了”、“分期下來每個月300不貴”、“分期免掉的利息由主播承擔”。面對這些花里胡哨、含糊其辭的宣傳詞,一般人很難理解其中的含義。等到真的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償還所產生的費用時,就會產生各種麻煩,而主播們早就因為功引導消費獲得了超額收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分期和信用貸款通常可以選擇不辦理,因此大多數銀行的辦理流程相對謹慎規范,客戶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沒有辦理信用卡或信用貸款。但小額貸款往往是防不勝防的。現在幾乎每個常用的手機應用程序都置了借款功能,從購平臺到共單車,甚至辦公件,這些應用以各種方式提醒你可以借錢。而且貸款開通過程通常非常“順利”和“無”,服務名稱往往有引導傾向,很難讓消費者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貸款作,甚至直到某一天查詢個人征信時才會發現這些貸款記錄。這種悄無聲息、強行推銷的作無疑會激怒許多消費者,影響商業平臺的口碑和信譽。對于完全不知的消費者來說,完全有可能忘記償還貸款而損害自己的征信,畢竟,對于自認為沒有貸款的人來說,怎麼會想起來去還款呢?

目前,互聯網公司紛紛看中了貸款業務,將自己的流量變現并導流到自己的貸款環節上,可謂費盡心思。為什麼他們都想借錢給你?自然是有利可圖。這些平臺的利率通常在7.2%至24%之間,遠遠超過目前許多銀行提供的年化4%至5%左右的消費貸款產品。甚至連蘋果也不例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庫克擔心會影響公司聲譽,所以一直沒有涉足利潤厚的金融服務,但最終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小額貸款服務。然而,金融畢竟是金融,其產品推薦必須遵循適當原則,即將適合的產品推薦給適合的人。無論是MCN機構還是商業平臺,如果無法有效約束自己相關營銷活容生態,遲早會面臨消費者的維權和監管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