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11”銷售熱的到來,一些餐飲商家紛紛推出超低價團購套餐。然而,這些低價團購活卻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商家在套餐里提供的菜品質量不佳,有的對團購用戶服務不周,還有的團購券存在形消費門檻等問題。在黑貓投訴等平臺上,關于優惠券、套餐未兌現義務、低價套餐欺騙消費者等問題的投訴屢見不鮮。

團購本來是為了吸引客流,通過大銷量來保證低價格的薄利多銷經營方式。然而,一些低價團購活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一些餐飲商家表示,他們推出超低價團購產品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為了獲得平臺的優先推薦,以免客單到影響。雖然很多平臺聲稱不強制商家參與超低價團購活,但平臺卻將低價團購作為品牌展示的重要方式,這種基于線上流量邏輯制訂的活規則,讓掛靠平臺的商家不得不低頭。

力下,一些商家冒險降低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低價固然吸引消費者,但團購的低價策略需要有限度。如果產品價格過低,商家無利潤空間,甚至可能虧本做活,最終影響正常易,損害消費者利益。從長遠來看,對于一些擁有一定客戶群的餐飲商家,低價策略可能導致難以回歸正價銷售。特別是對于新開張的餐飲商家來說,雖然通過超低價團購可以在短期增加易數據和用戶流量,打響品牌知名度,但如果長期于低價團購經營狀態,消費者可能形固定印象,對品牌價值造損害。

對于平臺來說,超低價團購固然能帶來大量流量,但如果消費者投訴低品質問題,將影響平臺聲譽和形象。特別是如果平臺理不當,會讓消費者和商家對其失去信心,對平臺運營產生負面影響。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商家的企業,平臺不應該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大超低價團購的傳播效應,而是應該強化責任和擔當意識,制訂真正有效的活規則,幫助駐商家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實現穩定的預期收益。

只有讓更多優質商家被看見,讓更多優質商家提供超所值的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愿意為品質而不是低價買單,行業才能找到更多發展空間,經營才能形正向循環,最終實現消費者、商家和平臺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