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凈增長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標志。據2022年廣州統計公報,四座一線城市的最新人口數據已經公布。截至2022年末,廣州常住人口為1873.41萬人,相比上年末數據減了7.65萬人。深圳常住人口為1766.18萬人,相比2021年末減了1.98萬人。此外,上海人口減13.54萬人,北京人口減4.3萬人。四座一線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合計減約27.5萬人。人口下降主要是到疫背景下企業用工需求下降和外來人口回流等因素的影響。另外,一線城市的生活本和生育本過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相對地,一些二線城市的人口增量有所提升。

中國的生育本相對于收是世界最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國大城市的房價相對于收是世界上最高的。然而,中國是世界上建設能力最強的國家,這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房價為什麼如此高的困。中國的房價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高,尤其是到了2020年,中國的房價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況。大城市和東部地區的房價繼續堅,但是中西部和東北的小城市房價出現下的趨勢,甚至有些地區房子供過于求,出現了房子白菜價的況。人口流可以解釋房價的分化。人口聚集在大城市,人們有更多的流和創新機會,更多的就業選擇,更富多彩的消費選擇,更高效和高質量的醫療教育等各種服務。大城市的這種聚集效應使得人口持續地向大城市集中,而隨著中國總人口不再增長,不同城市的人口出現了兩極分化。一線城市繼續吸引人口,雖然本地區的生育率很低,但是靠外來人口可以繼續保持人口增長。而小城市和縣城的人口則大量流失,中西部和東北的農村則嚴重空化。

中國的城市化率相對于人均GDP偏低。中國未來還有城市化率提升的空間,預計還有2億至3億人口將遷城市,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人口持續流大城市的趨勢并不會停止。一個國家的人口越多,大城市的人口就會越多。中國大城市的人口并不是太多,而是太了。人口增加會帶來需求增加,但房價還取決于供給。大城市的住房供給有很大的擴展空間,特別是在非核心地區和郊區。中國的大城市還有很多可擴展的土地,可以緩解大城市的高房價問題。

然而,中國近年來實施了嚴控大城市人口規模的政策,限制了大城市的土地供應,導致了一系列負面影響。這些政策削弱了大城市的創新力和經濟發展,推高了房價,導致通堵塞和減社會流,加大了貧富差距。相比之下,一些城市通過放寬落戶條件、提供購房補等方式吸引人口遷,取得了積極效果。

為了解決大城市病,政府可以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和基礎設施投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此外,應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流的限制,讓國家的教育、醫療和其他社會福利可以方便地,不為人口流的障礙。同時,可以將房價政策與鼓勵生育政策聯,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和給予多孩家庭購房補來提振房地產市場需求,刺激經濟發展。這些補可以通過增加土地供應籌集,有助于緩解大城市的購房負擔,減貧富差距。

綜上所述,人口凈增長是城市吸引力的標志。要解決大城市病,應該適應人口流,增加土地供應,改善生活條件,刺激經濟發展。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引導人口流,解決房價過高和城市病等問題,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