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北京臺大紅門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全面開園。園區融合了“辦公+商業+居住”的多元業態,吸引了包括專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的150多家企業落戶。這個寬敞明亮的現代化科創中心十年前還是一座“格子鋪”林立的服裝商貿城。而當年在這里經營服裝生意的幾千家商戶,現在大多轉移到河北廊坊永清縣的云裳小鎮。在新建的國家級服裝創意園區里,企業與商戶不僅能夠以更低本獲得更寬敞、更舒適的經營空間,還在園區引領下推自家服裝生意向高端化、時尚化、綠化方向轉型。北京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北京大紅門“瘦提質”與河北永清承接發展,是過去十年間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的一個影。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京津冀三地各自發展,不僅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大,發展空間阻等問題更加突出,如首都北京深“大城市病”困擾,核心區人口、建筑、商業、旅游度過高。2014年2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重大國家戰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推京津冀三省市“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化”發展,開啟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篇章。減量發展與轉型發展,是京津冀發展相融的關鍵一招。十年來,北京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約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批發市場和流中心近1000個,為優化提升首都功能騰出空間,高尖產業新設經營主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作為北京“新兩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已取得重大階段果,有效承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河北滄州,自化生產車間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減”,換來的是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的“增”。十年來,北京中關村企業在天津、河北兩地設立分支機構超1萬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合同額累計超2800億元,北京企業對津冀兩地企業投資總額2.3萬億元。

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從100增長到297.6,年均增速為12.9%,京冀、津冀間創新指數相對差距小。三地間技、資金流日益頻繁,人員、資源往來更加切,三地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不斷加深,“北京研發、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2024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經過十年共同努力、協同發展,北京逐步從“大而全”轉向“高尖”,天津切實以“引得來”鞏固“發展好”,河北不斷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十年間,三地經濟總量連5個萬億元臺階,在2023年達到10.4萬億元,是2013年的1.9倍,區域整實力持續提升,現代化首都都市圈不斷煥發活力。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站在新的起點上,京津冀三地要繼續發揮各自優勢,持續加強人才流、科研合作、產業協作,鼓勵支持更多創新主在同臺共舞,推更多科技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共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使京津冀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