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購狂歡活還未正式開始,然而圍繞“全網最低價”的爭議已經浮出水面。在10月24日,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公開喊話李佳琦,并要求他“二選一”。據報道,京東采銷人員聲稱收到了品牌海氏的律師函,指控某款烤箱價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間的售價,違反了李佳琦直播間與品牌簽署的底價協議,并要求支付巨額違約金。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相關熱搜如“李佳琦公司ONE合同細則曝”和“李佳琦直播間的底價協議合理嗎”等為熱點話題。

從輿論場的喧囂聲中可以看出,各方對此事存在大量的模糊地帶,證據不足、事實不清是其中的關鍵問題。與以往不同的是,關于“二選一”和“全網最低價”的爭議已經不再是是否合理的問題,而是是否存在的問題。這兩個詞匯已經為攻擊對方的工為各方都避免使用的負面詞匯。這可以說是一種進步。

對于消費者來說,雖然“二選一”限制了平臺的選擇權,但是“全網最低價”卻非常人。沒有哪個電商平臺不了解價格的重要,而主播們更加明白“最低價”意味著什麼。然而,據《廣告法》的規定,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絕對化用語是被明確止的。盡管“最低價”并沒有明確列《廣告法》的條文范圍,但在執法實踐中,它仍然被視為“絕對化用語”,并且存在著許多相關罰案例。通過持續的法律宣傳和個案傳播,將“最低價”被認定為違法行為已經為共識。因此,圍繞“最低價”的爭議已經從表面轉向了更加復雜的實質問題,主戰場也從廣告法轉移到了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領域。

海氏和京東之間的爭議集中在一款烤箱上。據悉,該烤箱的正常售價為799元/臺,李佳琦直播間的折扣價為648元/臺,而在京東自營渠道的促銷價為639元/臺,隨后價格更被調整至299元,這一信息被一些網友廣泛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只要能以五折的價格購買到相應的商品就足夠了,至于背后的利益博弈,與消費者無關。

消費者最關注的是平臺、商家和主播們為了證明自己的“最低價”而不斷爭斗。消費者支持競爭,但法律也要限制不正當競爭。以這次事件中平臺、商家和主播之間復雜的關系為例,平臺是否有權在未征求商家意見的況下擅自修改商品價格?調低價格后,是由平臺還是由企業來承擔價差?這是爭議的兩個焦點。目前的信息顯示,雙方持有不同的觀點。企業聲稱京東采銷調低價格后出售烤箱造了損失,應由海氏品牌承擔;而京東采銷則聲稱調價是因為平臺補費用。由于無法查到商家和平臺之間的協議容,我們還不清楚雙方對商品定價和平臺補的約定是如何達的。既然商家已經實名舉報,真相究竟如何,還需要執法部門的調查和信息披

此外,商家聲稱并未與主播簽訂任何“最低價協議”,但網上卻曬出了協議的照片。鑒于真偽難辨,這同樣需要執法部門的調查。要判斷“底價協議”是否違法,關鍵在于協議的容,是否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是否構壟斷或者不正當競爭,以及是否存在所謂的“二選一”的況。不能僅僅通過直接的文字表述來判斷。

相較于幾年前圍繞“二選一”和“最低價”的明槍明箭和針尖對麥芒的爭論,今年的電商促銷之爭似乎更加復雜。一些專業人士在幕后使用文字和專業知識進行對抗,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對于市場監督部門來說,關鍵是保持關注并做好管控。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只要能夠的樂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