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京東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標題中的“營收、凈利大幅增長,創下單季盈利新高”和“凈利潤15億,實現八個季度盈利”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然而,這些標題并沒有給出足夠的解釋,讓人們產生了一些疑問。首先,這個“大幅增長”是與過去的京東相比還是與阿里、蘇寧相比?而這15億的凈利潤又是怎麼來的呢?

京東曾經以其高速增長為驕傲。無論是虧損還是盈利,只要總易金額和營收保持60%以上的增速,就有投資人對京東抱有高度期待。然而,從2016年開始,京東的高速增長趨勢結束了,營收增速明顯回落。2017財年,京東的營收為3623億,同比增長40%。而同期,阿里核心電商收同比增長59.9%,京東的營收增速只有37.9%,相差了22個百分點。在變現率基本保持不變的況下,營收增速的下降是由總易金額的下降所導致的。

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京東開始按照新的口徑統計總易金額。通過對比,新的總易金額大約比舊的總易金額高出40%,但增速仍然下。2018年第一季度,總易金額同比增長30%,比營收增速低一個百分點。京東曾經以高于蘇寧一倍的增速超越對手,但進2018年,京東的增速已經被蘇寧反超。如今,資本市場最看重的不再是凈利潤,而是營收增速。營收高速增長,即使利潤率下降,仍然是資本市場所寵的。估值隨著營收增速的浮,如果出現負增長,則會被認為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對于京東來說,增速下是其市值回落的主要原因。增速被“碾”和“趕超”,這對京東來說是一個不幸的事實。通常企業對投資者的說辭有兩套:一是“本公司規模已經很大,增速自然有所回落”;二是“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全行業不景氣”。然而,對于京東來說,這兩個通用的理由都不立。無法解釋為什麼阿里的營收增速比京東高出20幾個百分點,以及為什麼蘇寧能夠迎頭趕上京東。京東增速被阿里碾,被蘇寧趕超有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京東的活躍用戶增長放緩,這是京東營收增速下降的直接原因。截至2018年3月31日,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為3.02億,同比增長28%。與GMV和營收增速保持在30%左右。而阿里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為5.52億,同比增長22%。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相當于阿里的54.7%,但增速僅比阿里高6個百分點。可以說,京東的增長力不足,爬升的速度越來越緩慢。

其次,京東的商品品類相對來說不夠富。盡管京東電商平臺已經不限于銷售家電產品,第三方賣家數量也達到了17萬戶,但品類仍然不夠多樣化。京東一直以來都以“自營”為其特,但為了保持“購驗好、送貨快”的口碑,京東努力將第三方賣家的易額控制在總易額的50%以下。京東在2017年第二季度不僅改變了總易金額的統計口徑,還停止公開披自營和第三方的易金額,甚至表示“不再嚴格區分自營和第三方”。為了讓第三方賣家富商品品類、貢獻總易金額和營收,京東放棄了“自營”這個標簽。然而,如果京東平臺的第三方賣家數量增加到現在的幾十倍,管理和服務能力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最后,蘇寧在線上和線下雙管齊下,相當于“開掛”,這是超過京東增速的重要原因。線下門店并沒有被時代拋棄,線上流量已經瓜分殆盡,并且沒有多大的增長空間。因此,互聯網公司紛紛到線下尋找“流量口”。此外,線上購有其固有的缺陷,例如展示品類雖多,但提供的信息有限。在網上看中一款筆記本電腦,想要了解鍵盤手和顯示的舒適程度,就需要到線下店鋪親自試用。電商發展到如今,80%的消費行為仍然發生在線下。阿里、騰訊、京東、網易等巨頭都紛紛到線下“掃貨”,這也是蘇寧超過京東的重要原因。2017年,蘇寧的線上和線下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52%和48%。蘇寧已經有3800家門店,并計劃在2018年新開5000家門店。

京東的標簽多年來一直是“京東自營”、“高速增長”和“持續虧損”。然而,如今的京東已經不再追求高速增長,而是面臨自營模式的困境。京東的營收包括自營業務和為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的兩個部分。自營業務一直是京東的特,但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為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的收占比逐漸增加,貢獻了京東整利潤。然而,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他們只知京東的自營業務,因此京東漸漸淡化了自營和第三方的界限。

然而,自營模式并沒有實現穩定的盈利。以2018年第一季度為例,自營業務的利潤為78億元,而履約、市場、研發和行政等四項本費用合計約為96億元,導致自營業務虧損18億元。即使假設自營業務的利潤率為10.5%,也只能勉強實現收支平衡。京東的購驗好(尤其是送貨快)一直是其自營業務的賣點,但這是有代價的,并且并不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減本。送貨快需要投本,送1000萬單每單本約為10元,送1億單的本也在10元左右。因此,即使京東的自營業務每年的總易金額達到了數千億元,仍然無法實現穩定的盈利。因此,京東不得不淡化公眾對其自營業務的認知。

綜上所述,京東面臨著增速下和自營模式困境的挑戰。它需要找到新的增長力和解決自營模式的問題,才能繼續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取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