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歷史為鑒,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未來的發展。目前,中國、越南、韓國等亞洲經濟再次面臨經濟下行的挑戰,而歐經濟相對較為穩定。這是否意味著一場新的亞洲金融危機即將來臨,類似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當前的經濟狀況。據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越南的出口同比下降了5.9%,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進口同比下降了18.4%。今年前五個月,越南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1.6%,達到了1361.7億元;進口下降了17.9%,至1263.7億元。而韓國的數據也顯示,5月份出口金額為522.4億元,同比減了15.2%。從去年10月開始,韓國的單月出口連續8個月同比減,創下了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來的最長紀錄。同時,韓國5月份的進口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此外,首爾的房價也出現了30%的暴跌,部分地區甚至跌至40%,房地產易量也暴跌了70%,數百萬人因此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當前的經濟狀況看起來并不太好,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是否意味著亞洲金融危機的重演?讓我們繼續深討論。回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很多人對索羅斯的縱有所耳聞,但實際上這些只是危機的結果,而不是原因。金融資本像禿鷲一樣啃食腐,只是因為當時亞洲許多經濟就存在問題。如果我們只認為是金融巨頭們造了金融危機,那就過于高估了他們的能力。因為蒼蠅不會叮無的蛋。要談到1997年的金融危機,我們需要從廣場協議和日本市的泡沫開始說起,因為實質上亞洲金融危機只是日本經濟泡沫的延。自1985年廣場協議以來,日元迅速升值,吸引了大量資金流日本,推了一場空前的樓市和票大牛市。然而,日元升值與歐在冷戰中獲得絕對優勢以及世界走向和平的趨勢相疊,導致日本經濟競爭力大幅下降。日本的樓市和市泡沫最終破裂。隨著日本泡沫的破滅,元進了降息周期(1989年6月-1992年9月,聯儲共降息25次,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由9.8125%下調至3.00%),大量的日元資本和元資本流向全球市場,其中包括亞洲四小龍。那個時期,亞洲許多出口導向的國家迅速增長。由于許多國家都實行了資本自由流的政策,短期資金迅速流這些國家,導致資產價格迅速上漲,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進市場,樓市和市泡沫隨之出現。樓市和市泡沫的形大大提高了其他經濟本。1994年2月4日至1995年2月1日,國聯邦基金利率上限從3.00%上調至6.00%,連續上調7次,歷時12個月,凈加息300個基點,并保持在該水平較長時間。隨著高利率環境的持續存在,全球經濟進下行周期,元回流到國,而個人電腦革命如火如荼,資金回流的時間有點長,新興市場國家因此面臨元流不足,資產泡沫破裂,貨幣大幅貶值。亞洲金融危機之所以沒有波及全球,主要是因為互聯網革命,增長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亞洲金融危機的核心問題有兩個:第一,短期資金的長期使用,這是亞洲金融危機發的關鍵原因。過度自由化帶來了短期資金,但卻把它當了長期資金。第二,資本積累不足,產業水平較低。這些國家都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高投資、高增長和高負債,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鏈條就會斷裂。與目前的況和上世紀90年代類似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主要經濟紛紛實施了近10年的幾乎零利率政策,包括日本、國和歐洲。新興經濟也得以快速發展,尤其是在疫期間,歐各國再次大量寬松政策,推了一場資本大泡沫。然而,現在歐經濟再次加息,國這一次加息的幅度高達500個基點,從目前的通脹況來看,這種高利率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與此同時,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紛紛遭遇出口危機,尤其是對外依賴度較高的國家如韓國和越南,出口額大幅下降,貨幣貶值。韓國的況尤其糟糕,由于該國的支柱產業半導為中貿易戰的焦點,2021-2022年,韓元兌元的匯率貶值幅度高達40%。這一危機與上世紀90年代的況有一些相似之,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10年大寬松政策類似于1982年之后元的大寬松政策,目前的高利率類似于1995-1996年的況。當時,國依靠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革命支撐經濟,而這一次,國則依靠人工智能革命來支撐經濟。此外,越南取消了外資持比例上限,有點類似于當初的泰國,幾年前樓市和市非常火熱。2022年以來,以歐為主的市表現相對較弱,但與此同時,亞洲市和樓市出現了泡沫破裂的況。那麼,這一次會有什麼不同呢?個人認為,這一次不會重演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在崩潰之前通常會出現泡沫,崩潰之前通常也伴隨著高增長,但實際上,亞洲國家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其產業鏈已經發生了變化,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特別是中日韓等地區,在過去十年中一直保持貿易順差的地位,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這為他們抵外部風險提供了底氣。首先,產業結構升級導致可替代降低,經濟下行階段通常對產業鏈下游影響最大,因為競爭最激烈。因此,相較于1997年,中日韓等地區經濟下行的影響較小。其次,龐大的外匯儲備確保貨幣相對穩定,不會引發恐慌的資金流。即使短期熱錢流和流出,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雖然元流可能存在問題,但中國擁有大量元儲備。然而,一些亞洲國家在產業鏈中于較低等級,貿易逆差較大,更容易到危機的沖擊。例如印度作為產業鏈下游的國家,自2010年以來一直于貿易逆差狀態,但資本凈流,并且對外資的依賴較高。不過,印度的資本并不是自由流的,最近剛剛限制了小米的投資,此外印度本也是一個大國,有較強的抵風險能力。印尼在上一亞洲金融危機中到洗劫,但近年來表現良好,一方面是因為長期的貿易順差,另一方面是制造業占比大幅提高,產業結構更加均衡。越南的況也不錯,但它高度依賴出口,并且近年來高速增長導致大量投資流向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過快的增長有時也會帶來風險,意味著擴張過快。此外,在本加息周期中,一些資源型國家可能也面臨較大風險,比如俄羅斯,一方面承擔了大量戰爭支出,另一方面能源價格下降。事實上,世界就是這樣運轉的。高端產業控制著中低端產業,高端產業是人才和技集型的,有很大的彈,150元就可以吃飽,100元也行,但對于低端產業來說,一次的設備和廠房投資對他們來說非常龐大,人力和技集,10元和5元之間的區別就很大了。此外,低端產業的產能過剩導致中低端商品價格下跌,高端國家可以價的好,因此更容易抵風險。因此,在危機來臨時,通常是中低端產業首先到沖擊,這也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端產業的風險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技停滯,二是競爭者的出現。正如俗話所說,狼吃狼,虎吃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