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品行業正迎來自2008年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由于中國市場目前存在鮮過剩問題,以及全脂進口需求減,全球最大的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將2023/24產季牛的預測價格下調了。這一況引發了外企的焦慮。

恒天然的預測價格范圍從每公斤干質7.25-8.75新西蘭元下調至6.25-7.75新西蘭元。恒天然首席執行邁爾斯·赫雷爾表示:“當我們宣布5月份的開盤預測時,我們注意到這反映了中國對全脂的進口需求將在中期上升的預期。自此之后,GDT上的全脂價格下跌了12%。期間,中國在GDT活中的全脂銷量份額一直低于平均水平。”

據報道,這一大幅下調將使新西蘭的GDP損,同時預計農將損失約18億新西蘭元。許多農民在未來12個月將無法獲得任何利潤。赫雷爾表示,中國需求放緩的原因包括目前中國鮮過剩,導致當地全脂產量上升,并減了近期進口需求。不過,他仍表示對制品行業的中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

制品行業的困境不僅僅局限于外企,國的牧業也面臨著階段難題。今年初,河北和蒙古等地出現了“倒殺牛”的現象,這是由于終端消費需求不足導致企減了生鮮收購。另外,豆粕和玉米等飼料價格的上漲也給養行業帶來了本挑戰。

中國制品需求持續低迷導致全球制品價格下降,且下降的時間比預期要長。據數據顯示,今年截至6月,中國全脂的進口量同比下降了45%。盡管制品行業面臨困境,但仍有一些制品產品如、嬰兒配方、蛋白類和酪等深加工產品仍在保持增長。

對于外貿力,恒天然表示并未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經營。自1973年進中國市場以來,中國一直是恒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公司在中國設有多個辦公室,并開展原料業務、餐飲服務和消費品牌業務。此外,恒天然還在中國立了多個應用中心和創新中心,致力于為中國客戶提供創新方案。

而言,制品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需求下降的況下。價持續低迷、本上漲給原料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各大上游牧業公司的財報顯示,上半年業績普遍下利率和凈利潤都有所下降。業分析師預計,價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回暖,目前許多原料企業可能還要忍一段時間的困難。

未來的發展道路對于來說仍將是漫長而曲折的。制品行業需要解決消費者對牛營養的認知不足、消費結構不合理以及干制品未融日常飲食的問題。消費需求疲源過剩已為行業的共識。不過,隨著部產能的增強,中國的制品進口需求可能已經達到了頂峰,未來可能會轉向其他原料或品。盡管面臨困境,制品行業仍然持樂觀態度,相信中長期前景仍然是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