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的緩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將遠超降印花稅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如果說降印花稅只是治標之舉,那麼中關系的改善則是治本之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關系代表著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而不僅僅是與西方國家的關系。這一邏輯背后的道理并不難理解,國的經濟和軍事霸權影響著全球,盡管亞洲、非洲和拉丁洲多數國家是中國的朋友,但地緣政治和經濟上仍然無法擺國的影響。無論是俄烏戰爭還是以沖突,都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與世界,尤其是與西方的關系。上周G7達的聯合聲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中國毫無疑問是全球化最大的益者之一。4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實現了令世界矚目的發展奇跡,經濟總量從幾千億增長到百萬億級,人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這一巨大就得益于海外先進技和管理經驗的引進,以及中國提供的巨大市場。大家都悉的華為在20多年前投資數十億請來IBM進行架構設計,為公司的專業化管理鋪平了道路,才有了如今人們引以為傲的民族品牌。作為中國產品走向全球的重要平臺之一,阿里如果沒有銀的投資,或許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盡管A市場盛行炒作,但公司的基本面依然是市場價值的錨點。如果將市場看作一個整,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將使A市值水漲船高。自特朗普時期發貿易戰以來,中關系進了一個新常態,博弈為主旋律,隨之而來的是鉤的風險越來越大。盡管過去三年由于供應鏈關系的存在,鉤進程停止甚至逆轉,但今年以來,國主導的逆全球化趨勢明顯加速,博弈再次升級。俄烏戰爭或許加劇了中西價值觀的沖突,但這并非中西漸行漸遠的主要原因。除了利益之外,其他因素都是可以容忍和忽視的。印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為什麼西方和政客很關心印度的人權問題?因為它并不構威脅。

想象一下,如果中國替代了歐的高端產業,會發生什麼?他們依靠先發優勢發展起來的技將失去溢價,企業的利將大幅下,企業利潤、員工工資和稅收都將到影響。如果不加以限制,在我們面前,他們將毫無還手之力。國的制造業回流導致通脹居高不下,失業率創下幾十年來的低點,這正是他們對我們的反擊。他們試圖重新奪回部分制造能力,減對我們的依賴。然而,全球經濟早已形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完全鉤是不可能的。對任何一方來說,完全鉤都沒有好。很顯然,他們的目標是實現一個新的平衡點。

我猜測方可能會做出一些讓步,當然我們也是帶著誠意去的。中雙邊關系有進一步緩和,這將為到“鉤斷鏈”預期影響的市帶來實質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