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中油資本)計劃出售其持有的中意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意財險)51%的全部權。中油資本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的子公司,目前中石油及旗下公司仍持有多張金融牌照,為何選擇出售中意財險權?這對中意財險來說意味著什麼?首家合資財險公司的權或將發生變

據北京產權易所披的信息,中意財險51%權擬被轉讓,轉讓方為中意財險的控東中油資本。預計披日期為11月3日至11月30日,委托會員為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意財險立于2007年,是國首家合資財險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3億元。中油資本持51%,意大利忠利保險有限公司持49%。如果轉讓功,中油資本將不再持有中意財險的權。披事項還指出,這次權轉讓將導致國家出資企業及其子企業失去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權,標的公司從割日起不得以轉讓方所屬國家出資企業子企業的名義開展經營活。對于權轉讓的原因,項目信息沒有做出詳細披。然而,從行業角度來看,最近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國有企業參管理暫行辦法》指出,國有資產投資監督管理規定要求嚴格執行,堅持聚焦主責主業,參投資金融和類金融企業必須符合金融行業準條件,嚴格執行國有企業金融業務監督管理規定。在這個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央企出于“回歸主業”的考慮選擇出售所持有的保險企業權。中意財險權的出售是否是中石油響應“回歸主業”號召的一部分?背后還有哪些原因?北京商報記者向中意財險發函采訪,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需要注意的是,中意財險并不是中石油或其旗下公司持有的唯一一家金融牌照公司。中油資本披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全方位綜合金融業務公司,控或參的公司包括昆侖銀行、中油財務、昆侖金融租賃、中油資產、專屬保險、中意財險、昆侖保險經紀、中意人壽、中銀證券、中債信增、昆侖資本和昆侖數智。其中,中石油專屬保險與中意財險的業務范圍最為相近。公開資料顯示,中石油專屬保險于2013年末開始運營,注冊資本為60億元,為中石油及其關聯企業提供財險、責任險、信用保證保險等保險服務。早在中石油專屬保險立時,就有人擔心中意財險可能會被邊緣化。據中意財險東業務占比的數據,來自中石油及其子公司的保險業務收比例也在逐漸降低。2011年,中意財險與中石油及其子公司的保險業務收為1.82億元,占當年保險業務收的75%。中石油專屬保險立的2013年,這一比例為57%。到了2018年,比例已降至32%。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中意財險承保中石油及其子公司的企業財產險、責任險、貨運輸險、能源保險等保險業務的收為2.41億元,占當年保險業務收的比例僅為22.73%。

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表示,據原保監會發布的《關于自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自保公司是由一家母公司單獨出資或母公司與其控子公司共同出資,且只為母公司及其控子公司提供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公司。顯然,中石油旗下的自保子公司的發展壯大必然會對中意財險的東業務產生一定沖擊。盡管近兩年中意財險來自中方東的業務占比有所下降,但如果中方東轉讓權離場,對中意財險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權轉讓意味著權結構將發生變化,必然導致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化,公司的發展理念、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也會發生變化。此外,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化還將導致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和策略的調整,尤其可能逐漸失去大東中石油的市場支持。目前中意財險的董事長嚴九、董事何濤、副總經理戴玉青等都有中石油或旗下公司的背景,因此權轉讓還可能導致董事監事高層的變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進一步分析稱,中石油作為國有企業,對中意財險提供穩定的客戶和業務來源。失去控東中石油可能使中意財險在市場競爭中面臨更大的力,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客戶以保持業務的穩定和發展。然而,對于潛在的收購方來說,要想獲得中意財險的權并非易事。據《保險公司權管理辦法》規定,單一東持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三分之一,但由于業務創新、專業化或集團化經營的需要,投資設立或收購保險公司的公司的出資或持比例上限不限制。因此,如果51%的權由單一機構接手,那麼該機構肯定是控制類東,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總資產不低于100億元人民幣,最近一年末凈資產不低于總資產的30%。

總的來說,中油資本計劃出售中意財險51%權可能對公司治理和發展戰略產生影響。中意財險將面臨權結構變化、公司治理結構變化、市場競爭力增大等問題。盡管中意財險的業務來自中石油及其子公司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失去中石油這一大東可能使其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客戶以維持業務的穩定和發展。然而,要想獲得中意財險的權并非易事,可能需要多家收購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