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的大跌趨勢依然在延續。近期,包括叮咚買菜、滴滴、網易有道、房多多、理想汽車等多家中概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整跌幅接近腰斬。不論是叮咚買菜、網易有道還是滴滴,它們的走勢都相當慘淡。總的來說,所謂的中概基本上都遭了重挫,跌幅大部分超過了50%。這一中概的加速下跌與國證券易委員會(SEC)最近通過的一項法案有直接關系。

上周四,國SEC確定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實施規則。該法案規定,外國公司必須連續三年按照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的要求提報告,否則可能被摘牌。為什麼市場對該法案的反應如此激烈?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涉及到了“巨頭之間的對抗”,也就是政治風險。按照國的要求,在國上市的企業必須將相關的資料國的監管部門,否則將面臨違規指控,甚至可能被摘牌。換句話說,這就是在迫這些企業撤離國市場。而對于中國來說,這是無法接的。這涉及到了監管安全問題,比如滴滴就掌握了大量敏部門和人的出行、位置信息。因此,滴滴已經啟了退市計劃,并準備在香港上市。

過去,為什麼那麼多企業都喜歡在國上市?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在國融資較為容易,而且融資機會和空間較大,企業可以更容易地獲得良好的估值。資金是企業迅猛發展的“加速”,而國現在想要通過自的“平臺”優勢切斷中資企業在外的融資,也就是說:“我有好的平臺,但我現在不讓你用了。”如果中資企業想要發展,想要融錢,國提出的要求是:你想在我的平臺上融錢,就必須按照我的要求披信息,否則就別想有機會。這將帶來怎樣的結果?在我看來,這標志著中金融市場開始鉤。實鉤難度較大,因此從金融市場開始鉤是一個比較簡單暴的邏輯。未來,包括國及其盟友在的國家很可能出臺措施,限制中資企業的融資。比如在印度,中國參、控制了印度的多家互聯網大平臺,而印度又是國“印太戰略”四大核心國之一,因此中國風險投資在印度可能會到限制。在歐日等地,也會采取類似的限制。可以預見的是,除了滴滴之外,更多的中概回流將為一件順理章的事。然而,在回歸之前,這些在上市的中概很可能會遭遇恐慌下跌。

盡管大多數投資者可能并未直接投資中概,但很可能通過QDII基金投資了相關中概企業。如今,在上市的中概就像是站在巨人鼻頭前的螞蟻,巨人一個噴嚏,螞蟻飛得老遠。在這種“不可抗拒”的利空下,很可能有許多中概被錯殺。從長期角度來看,那些不會因市場利空而改變價值的票極有可能迎來價值回歸。然而,對于絕大多數中概來說,抄底需要慎重。

如果中概回歸國市場,北所和港所很可能為承接這些企業的首選平臺。因此,中概回歸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可以概括為“北所、港所吃,A喝湯”。企業管理層若要選擇平臺,毫無疑問,會優先選擇港所而不是北所,因為港所相比A融資更便利,融資手段也更多樣化,包括配售、供、可轉債、認證、高息債、杠桿融資等等。從宏觀角度來看,中概回歸國后,有形之手將盡力彌補之前在外的融資缺口,甚至可能人為制造一場局部牛市,為后續的產業鏈競爭升級做鋪墊。我猜測,2022年很可能為我國全面加速產業升級的關鍵起點。最近,高層明確表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句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砸錢,瘋狂地砸錢,一定要把更多的核心技和產業全部發展出來,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