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匯金公司在10月23日的方公告中表示,將買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在未來繼續增持。這明確了國家隊的投資策略,即通過ETF抄底。對于投資者來說,應該選擇哪類指數基金才能快速獲取高收益,跑贏指數又不踩坑呢?答案其實很簡單。

據歷史經驗,大資金通常通過ETF布局抄底。比如,去年底某家滬深300指數基金在10月23日尾盤出現明顯放量,單日額達到95億元。另外,今年以來人工智能和半導芯片科技的行火熱,相關主題基金、QDII和ETF都表現出。華夏基金旗下的4只巨無霸指數基金準確布局科技板塊,這些神資金包括BARCLAYS銀行、中央匯金、中國人壽保險份有限公司和香港匯銀行等超級機構的代表。這些超大ETF突出了優秀的工、前瞻和規模自我驅的特點。

以科創50ETF為例,該基金持倉主要是中芯國際等科技。華夏上證科創板50份ETF在去年第四季度規模從2934.6億元增至5082.7億元,增加了2148.1億元,規模增長達到73.2%。其中,中國人壽等超級機構增持了641.7億元。另外,芯片ETF在同期規模增加了26億元,并且機構持有人比例提升到43.79%。恒生科技指數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規模增長了66億元,增長率超過62%。恒生互聯網ETF的規模增加了41億元。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華夏基金的四只超大科技ETF在去年底被機構增持了164.53億元,充分利用了ETF這一便捷工布局芯片半導科技板塊。這些超級機構先知先覺地發揮了ETF和QDII的工配置有效和前瞻。指數基金在滿足投資者需求的同時也壯大了基金規模,將復雜留給基金公司,將簡單留給投資者,展示了一舉兩得的良好示范效應。此外,低波紅利指數基金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數據顯示,2021年1月初至10月19日,獲得正收益的13只指數型基金中有6只是低波紅利指數基金。這表明優秀的ETF不僅是抄底的利,也是穿越牛熊市的不二選擇。功的投資案例也不,如國泰中證煤炭ETF聯接A/C和天弘中證紅利低波100指數等基金,個人持有比例超過了80%。

指數投資,特別是ETF,并不是佛系投資。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有一定門檻。如何確保指數跟蹤效果,如何合理設置ETF申購贖回清單中長期停牌票的替代標的,如何避免踩雷,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指數基金是基金管理人能力的現,基金公司將復雜的工作留給自己,將簡單的投資機會留給投資者,全力以赴讓投資者獲得收益。

A市場的有效不斷提升,權益市場的選擇變得更加困難,而指數產品有簡單、直觀、明和低費用的特點,因此有特殊的魅力。同時,A的機構化時代正在到來,指數化投資開始真正為機構所運用,工的特點開始展現。在大型資產管理時代,銀行理財向凈值化產品的轉變趨勢明顯,指數基金為最簡單、快速的選擇。此外,隨著國養老稅收遞延政策的推進,包括FOF和養老目標基金的推出,將為國ETF發展注長期持續的資金流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