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在今年七月三日宣布,從明年八月一日起,將對鎵和鍺這兩種關鍵金屬實行出口管制,這一消息引發了國、歐盟以及其他國家的不滿和反應。鎵和鍺在半導工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被譽為"半導工業的糧食"。然而,中國儲備了全球約68%的鎵,其產量占據了全球鎵產量的90%以上。在鍺方面,全球已探明的儲量僅為8600噸,而國和中國分別擁有45%和41%的儲量。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卻提供了全球近70%的鍺。這意味著世界半導產業對這兩種金屬的需求幾乎完全依賴于中國供應。

面對這一現狀,中國決定實施出口管制,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強調,出口管制并不等同于止出口,合規的易將獲得批準。中國政府的出口管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而且在發布公告前,中國已通過中和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渠道提前通報了相關信息。因此,中國的做法合法且合理,與國濫用出口管制的況不同。

然而,國等國堅決反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這反而證明了中國的決定是正確的。中國的出口管制措施迅速引起了國、荷蘭、日本和韓國等國的關注,它們紛紛表示正在尋求解決方案,并希與中國進行協商。這幾個國家曾參與對中國半導行業的打制裁,現在卻迅速改變了態度,這表明中國的出口管制舉措已經直擊了它們的利益。

綜合來看,這次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雖然在國際上引發了爭議,但它是合理和合法的,旨在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在全球經濟互聯互通的時代,中國不再愿意被地滿足西方國家的需求,而是采取了積極的行來捍衛自己的權益。這一事件提醒著全世界,特別是那些試圖打制裁中國的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一方的單邊行都可能導致損失,因此應該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而不是采取對抗的姿態。中國正在發出強烈的信號:不再容忍外部國家對其發展的阻礙,同時也強調了國際合作和平等的重要。這一事件對全球經濟格局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切關注其后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