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來,中國在金融領域從一個小國發展為一個大國。許多金融指標在全球范圍排名靠前,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中國獨領全球的綠貸款存量規模,以及在數字金融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同時,中國的債券市場余額和財富管理規模位居全球第二。然而,我們也不可否認,中國金融雖然規模大,但實力還不夠強大。在為金融強國的新征途中,中國需要實現哪些領先指標?與此同時,隨著金融業的發展,風險也時刻伴隨著。在深化改革和進一步開放的新進程中,中國如何應對國際金融風險的傳播?如何化解局部風險并避免部系統風險?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監管如何提高效率?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南方周末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張承惠。目前擔任中國現代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承惠在金融研究領域已經有30年的經驗,曾參與了許多重大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并在金融研究方面多次獲獎。在接南方周末的專訪時,張承惠表示,要建設金融強國,至需要滿足五個條件,包括金融機構備國際競爭力,人民幣為國際主流貨幣,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規則制定方面有話語權等。還希在數字化時代,金融監管能夠利用科技提高效率,避免過度管制或無序發展的況,更好地為實經濟提供服務。在許多年的金融研究中,張承惠特別關注金融風險防范的問題。認為金融風險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無法控制好風險,所有的改革開放都是空談。強調,金融監管需要解決效率和風險之間的平衡,讓金融更好地為實經濟服務,并且利用現代監管科技提高監管效率。中國在金融領域取得了許多就,為了一個金融大國,但要為金融強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的競爭力,使人民幣更廣泛地被國際市場接,提升中國金融市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并吸引國際資本進中國市場。此外,中國還需要在國際金融市場規則制定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其中“高水平開放”和“制度型開放”是關鍵詞。高水平開放強調市場準,而制度型開放則強調對國際規則的參與和制定。這兩者相輔相,都是實現金融強國的必要條件。最后,張承惠表示,中國需要不斷深化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這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