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為全球第一大銀行市場和第二大保險市場,金融業的開放程度不斷加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據最新數據,與2017年底相比,今年三季度末在中國的外資銀行資產增長了16.91%,外資保險公司資產增長了126%。上海作為外資金融機構集聚地,約有一半的外資法人銀行總部設在這里。

上海陸家的環球金融中心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超過50%的客戶是外資客戶,其中包括許多知名的國際金融機構。阿聯酋阿布扎比第一銀行上海分行是最新駐的外資金融機構之一,開業初期就獲得了經營外匯業務和人民幣業務的資格。德國商業銀行在中國市場已經發展了40多年,一直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此外,還有許多外資保險機構也進了中國市場,他們表示由于中國開放的大市場,公司業績穩健增長。

隨著中國金融業進一步擴大開放,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機構將目聚焦在中國。今年1至9月,金融監管總局批準外資銀行增資總計19.6億元人民幣,批復了2家外資銀行分行籌建和6家外資銀行營業機構開業。數據顯示,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中國設立了機構。

外資金融機構紛至沓來,有助于富金融市場主,優化金融供給,提升中國市場的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效率,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近年來,中國在金融領域大幅放寬準條件,取消了銀行和人險公司外資比限制,減了外資準數量型門檻。在證券業領域,全面取消了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外資比限制,并推進了境證券市場的互聯互通。這些開放措施使得一批有專業特的優質外資機構進中國市場,包括首家外資理財公司、首家外資保險控公司、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等。

中國金融業的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已為近年來改善幅度最大的國家。此外,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也在持續提升。從貿易看,在1至9月,人民幣結算的貨貿易占比達到了24.4%,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高水平。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也在穩步提升,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占比為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上升至第二。目前,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和經濟將人民幣納儲備貨幣。

中國金融市場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不斷拓展的開放渠道吸引了大量的國際中長期投資者加快配置人民幣資產。外資持有境證券市值也大幅增長。中國的資本市場正為世界金融系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外國投資者認為中國的中長期經濟前景是向好的,投資于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