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7月24日高層首次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到10月31日由最高層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中國資本市場的定位之高、功能之重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然而,上證指數自2008年至今始終徘徊在3000點附近,表明中國資本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真正擔當起樞紐功能。

為了貫徹落實高層關于資本市場的部署,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接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證監會正在抓制定建設中國特現代資本市場的政策框架,其中之一是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方案。這項改革的核心舉措之一是推長線資金市,包括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進行重大修訂,將票類資產的最大投資比例提高至40%;調整保險資金投資票的風險因子,推落實保險資金長周期考核,以及優化養老金參與資本市場機制等。同時,財政部也發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投資監管比例方面提高了票類、權類資產的最大投資比例。這些舉措有為A市場帶來穩定作用。

然而,盡管多家公募基金和國有資本運營機構都出手支持資本市場,A市場的表現卻沒有多大起,上證指數甚至跌破了3000點。問題出在哪里?筆者認為,投資端改革的關鍵還在于A市場的最大投資者,即實控人和大東。首先,需要徹底改變一獨大的現狀,除了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司之外,上市公司的實控人持不能超過51%,以保持相對控地位。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如果一獨大,重大事項都由實控人說了算,就無法稱之為公眾公司。其次,應盡快出臺對國有東的市值考核制度,以避免大東只關心通過再融資增加凈資產,與小民的利益背道而馳。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優化融資結構”,這包括平衡投融資的數量,即每年上市和退市的公司家數要基本相當,以及優化質量,即堅決退市劣質企業,并追究中介機構的責任。只有留下優質企業,才能組一個好的指數。相比之下,A指數卻是雜七雜八的,這種況導致了炒作現象的出現。相比之下,印度市近30年漲了100倍,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注重優質企業的留存。

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國周期和結構矛盾疊加的況下,只有市能夠走出低迷,才能提振消費、激活企業,為經濟復蘇的關鍵。因此,市不僅是資本市場的樞紐,也是經濟復蘇的樞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推投資端改革,還需要加強對實控人和大東的監管,優化融資結構,以及留下優質企業并退市劣質企業。只有這樣,中國資本市場才能真正發揮其定位與功能,為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