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中國市的IPO節奏大幅提高,新上市公司數量遠超過以往的水平,融資市場也顯出明顯的特征。一方面,中國市大規模擴容,大量公司紛紛上市;另一方面,退市數量卻相對較。雖然自2020年起,退市數量有所上升,但仍然遠低于IPO數量。以2022年為例,共有428家公司上市,而退市的公司僅有46家。盡管退市數量增加至46家,超過了2021年的21家,但退市速度仍然較慢。

目前,中國A市值與GDP的比值仍然較低。2008年,A平均總市值僅為18.92萬億元,占GDP的比例為60.3%;到了2013年,A平均總市值增至23.54萬億元,占GDP的比例為40%;而到了2022年,A平均總市值達到80.03萬億元,占GDP的比例為66.1%。與之相比,市的總市值約為25萬億元,與GDP相當,占比約為100%,明顯高于中國目前的66%。這表明,中國市的市值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市市值的提升可以通過票指數的上漲或者增加IPO數量來實現。更有可能的況是,這兩者將同時進行。一方面,市將繼續擴容,增加上市公司數量;另一方面,票指數將上漲。中國市的融資市場特征明顯,包括首次公開發行(IPO)和再融資(增發新、配、可轉債、優先等)。觀察自2001年以來的數據可以發現,中國市的融資節奏越來越快。特別是自2014年開始,A權融資額迅速增長,平均每年約為1.5萬億元。2008年至2022年期間,A權融資額累計達到17.4萬億元,其中IPO融資額為3.76萬億元。同期,A總市值增長了61.1萬億元。也就是說,融資占了市值增長的28%。

中國市之所以重視融資,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階段有關。中國經濟仍于較快增長階段,人均GDP僅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經濟增速較快,企業規模擴張迅速,因此企業對融資的需求較高。市自然會快速擴容,以適應企業規模的增長。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也會下降,IPO數量自然會減

在中國市中,退市將為常態。近幾十年來,中國市每年退市的票數量都很,2022年最多也只有46家,遠低于IPO數量的十分之一。這導致中國市的票數量不斷增加。然而,企業和票都是有生命的,都會經歷興衰過程,最終走向消亡。企業所的行業也有生命周期,許多行業在漫長的時間中逐漸消失,比如手機行業被智能手機取代,報紙被互聯網取代。許多企業無法長壽,如以前的基亞和雷曼兄弟。大部分企業和票的最終命運是退市。中國票退市數量較,主要是因為退市制度不完善。隨著注冊制的推行,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票上市,同時也會有更多的票退市。那些經營不善的票將被強制退市。從宏觀角度來看,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更多行業的增速將下降,更多企業將面臨經營困難,更多票將持續虧損,更多票將符合退市標準,最終被強制退市。因此,中國市很快將進退市常態化狀態,退市數量將急劇增加。散戶投資者在炒時不能長期持有垃圾、虧損票,因為長期持有這些票的結果可能就是被退市,最終導致巨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