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現在去超市買菜,價格都比以前便宜了?蛋、豬、蔬菜,價格持續下降。這種況可能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價下降了嗎?實際上,這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表明中國經濟正面臨通的風險。通是指價水平持續下降的現象。盡管通聽起來好像是一件好事,畢竟誰不喜歡價便宜呢?但實際上,通是一種經濟病態,它會導致消費者和企業預期變差,減投資和消費,從而抑制經濟增長,甚至引發經濟衰退。那麼,中國經濟目前是否已經陷?通的原因又是什麼?

據統計局的數據,1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并不樂觀。CPI是衡量價水平變化的重要指標,11月份CPI的同比增速預期為-0.1%,實際上為-0.5%。這意味著CPI數據下跌超出預期,表現較差,甚至創下了2020年的新低。首當其沖的是國價下降,主要是食品價格大幅下降。食品價格在CPI中占比較大,如果食品價格下跌過多,CPI指數必然也會大幅下跌。11月份食品價格下跌了5.7%,其中豬價格下跌了31.8%,這導致CPI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超出預期。食品價格下跌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供應端的原因,國暖冬導致蔬菜等供應充足,蛋和牛羊的價格也下降了很多。再加上豬供大于求,導致豬價格明顯下跌。另一方面,需求端也有原因,疫的影響導致餐飲業和旅游業到較大沖擊,消費者的飲食需求減,對食品價格形力。除了食品價格,其他方面的價格也沒有明顯上漲。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5%,低于10月份的1.7%。其中,通和通信價格下降了1.8%,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下降了0.1%。這些都反映了消費者需求不旺盛,消費結構沒有明顯改善,消費升級力不足。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來看,也沒有給CPI帶來明顯的傳導效應。11月份PPI同比上漲了12.9%,雖然高于10月份的12.5%,但低于市場預期的13.1%。這說明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勢頭有所放緩,沒有給消費品價格帶來明顯的上行力。

中國經濟目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通跡象,價持續下降,消費需求不旺盛,經濟增長面臨較大的下行力。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財政政策方面,中國政府加大了財政支出力度,擴大了財政赤字,增加了專項債券發行,加快了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和使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穩定經濟總需求。同時,中國政府也加強了結構調節,優化了財政支出結構,增加了對科技創新、綠發展、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投,提高了財政支出的效率和質量。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國央行實施了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了流的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降低了實經濟的融資本。同時,中國央行也加強了逆周期調節,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如降準、降息、再貸款、再現等,增加了貨幣政策的前瞻和靈活。此外,中國政府還深化了供給側結構改革,推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中國政府擴大了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加強了與商貿沿線國家的互利合作,促進了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恢復和增長。這些應對措施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中國經濟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6.7%的增長,高于全年6%的目標,也高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國經濟的需和外需都有所恢復,消費和投資的增速都有所提升,出口和進口的增速都有所加快,工業和服務業的增速都有所加快,就業和居民收的增速都有所加快。

總結起來,中國經濟雖然在今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績,但明年仍面臨著不困難和挑戰。我們需要保持清醒和警惕,不斷調整和完善政策和措施,以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和變化,實現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