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當人們對疫的結束充滿期待,同時也對經濟復蘇抱有期時,中國的經濟卻面臨了一寒風。疫的結束并沒有帶來苦難的終結,相反,問題才剛剛開始。中國在疫期間功地保持了生產秩序,三年的貿易順差高達2萬億元。然而,與之相反的是,國在疫期間大量發行貨幣,產生了最大的赤字,卻依然保持良好狀態。這讓很多人開始質疑中國經濟的真實況。要理解當前的況,就必須回顧過去。問題的發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回到2008年,中國的居民杠桿率為17.9%,政府杠桿率為28.1%,非金融部門杠桿率為95.20%,總共為141.2%。而到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居民杠桿率上升至63.30%,政府杠桿率上升至51.50%,非金融部門杠桿率上升至167%,總共為281.8%。短短15年時間,中國的宏觀杠桿率幾乎翻了一倍。

過去的十多年中,中國以基建狂魔的份為人所知。過去10-20年,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大量超前投資,如今中國的基礎設施與發達國家相比也不遑多讓。特別是在2004-2017年期間,中國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速遠遠超過了名義GDP增速。與基礎設施相對應的是房地產行業,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力。在過去20年中,房地產投資額占GDP比重從2001年的5%上升到最高近15%。然而,固定資產投資一次超前投資帶來的問題是債務力大,需要不斷產生收益以覆蓋本,否則將難以持續下去。

中國的發展方式正在變革,固定資產投資的拉模式已經終結,轉向技與資金驅。房地產行業也逐漸為經濟增長的阻礙。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固定資產投資的邊際效益正在快速消退。隨著城鎮化放緩和人口下降,房地產市場供應過剩,對經濟的拉作用減弱。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當前基礎設施下產生更多收益,而不是進行更多投資。產業升級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中國的新能源和汽車產業正在為新的經濟力,并取得了新的優勢。未來,中國所擁有的人口優勢將有利于在新的產業中獲得比較優勢。

然而,中國的高杠桿率使得當前面臨更大的力。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面臨著歐的技,以及疫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技是一種正常現象,隨著全球進存量競爭時代,中國想要產業升級,必須從歐手中爭取更多市場份額。疫加速了這種況的發,導致政府債務擴張和居民負債增加,經濟增速下降。同時,疫期間歐的貨幣刺激導致產能過剩,低了整個國家的產業利潤。

盡管面臨挑戰,中國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果。中國的新能源和汽車產業正在為新的經濟力量。然而,中國正于一個戰略轉型期,陣痛在所難免。中國正面臨著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重要時期,但歷史的車滾滾向前,困難總會過去。中國有信心、有耐心、有干勁,相信未來的發展將會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