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經濟在起穩回升中展現出韌和活力。高盛最新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報告指出,到2023年底,中國需的全面復蘇將推全球GDP增長約1%。這一增長力還將延續至2024年。士丹利、大通、花旗、瑞銀等多家國際機構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2024年,中國經濟將向何去,如何在疲弱的全球經濟背景下踏浪前行?紅星資本局推出《復蘇——經濟學家看2024》,對話國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探尋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之路。

2024年中國經濟展:專家觀點

2024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接了紅星資本局專訪。他認為,2024年國民經濟的主要問題是消費與投資的信心偏弱,影響消費與投資需求。此外,疫三年的疤痕效應需要逐步修復。而疤痕效應影響較小的新質生產力,在高端人才、資源配置和基礎研究等方面仍有不足。2024年仍將延續2023年回升向好的經濟態勢,如何將這個利好有效傳遞、恢復投資者信心,將決定2024年資本市場的走勢。

2024年經濟形勢:專家觀點

趙錫軍認為,2024年的經濟形勢是2023年的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的總判斷是“一高一低兩平”,即增速較高、就業平穩、價較低、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年末各項經濟指標企穩回好,預測2023年的經濟增速會達到5.2%,在全球屬于較高水平;價增長不會超過1%,于較為均衡的狀態;11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9%,與10月持平。經濟形勢整來看持續向好,但不太穩固。展2024年,我國的各項經濟指標會繼續走好、走穩,但會面臨比2023年更大的力,國際環境也更為復雜,在地緣政治、國際金融、外匯市場等領域都面臨新局面。2023年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和曲直式的過程,大家對此準備并不充分,出現信心不足的況。2024年大家的預期較低,心態不會那麼浮躁。2024年的主要問題是預期偏弱,信心到一定挫折,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都到一定影響。此外,疫三年的疤痕效應對企業和居民都確實有一定影響,包括資產水、估值下降、負債上升,需要逐步修復。我個人認為,疤痕效應主要影響的是傳統的經濟特質,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較小。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含量高,依靠創新驅是關鍵。不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實際上不比維護傳統生產容易,我們在高端人才、資源配置和基礎研究等方面仍有不足。

2024年資本市場展:專家觀點

趙錫軍認為,資本市場的反應與經濟的總況存在差異。資本市場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影響,但宏觀經濟基本面是一個間接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是否傳遞給投資者,恢復和提升投資者的信心,因為資本市場信心的影響更大。他個人認為,2023年宏觀經濟的變化沒有完全傳達給投資者,沒有做到信心傳導。此外,一些上市發行和再融資的節奏太快,對市場的資金構了較大力;很多上市公司的業績改善不太理想,加上匯率波部分資金撤出,綜合導致2023年資本市場波較大。2024年經濟恢復的信號會比2023年傳遞得更明確一些,但是如果投資者的心態沒有扭轉,那麼在資本上的反應還是會較弱。所以2024年資本市場的走勢,實際上是看宏觀經濟的各種改善和提升能否有效傳遞到投資者。現在大家都在等相關政策的出臺,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恢復信心一方面靠政策,更重要的是投資者要扭轉心態,要有一個更加平穩、長遠的心態,理看待經濟變化和面臨的力,做出理的投資和消費決策。目前我們的問題是投資者、消費者沒有把自己當經濟的主。政府是不會直接創造價值的,政府行使的是管理職能,它能做的是維持好經濟運行的環境,引導資源合理配置。國企主要在核心、基礎的領域,最有活力的還是民營企業,只有民營企業的信心恢復了,整個經濟的信心才能恢復。

消費、投資與外貿:創造良循環

趙錫軍認為,從資產負債表來看,國民經濟還未從疫的影響下恢復,消費和投資都需要新的力才能夠有所增長,特別是新質量生產力。新的力來自政府,例如增發1萬億的國債,實際上都是希通過財政手段來加大對經濟的刺激,撬投資和消費。政府的項目和資源投下去后,拉社會的投資,在形實際工作量的過程中拉了就業,增加了收,然后有消費的提升,這是一個聯和良的循環。因為地緣政治、外需萎等原因,我們的外貿方面到很大影響,但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并沒有降低。雖然從經濟增長的要素貢獻來看,進出口是負貢獻(消費超過70%,投資超過30%),但這只是數字計算的角度。沒有外貿,供應鏈就不完整。中國的外貿數值有所萎,但在全球的份額是上升的。全球經濟乏力,短時間外貿水的形勢難以改善。

房地產市場風險與政策促進作用

趙錫軍認為,房地產市場過去的模式為“三高”,即高投、高負債、高價格。這個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房價越來越高,老百姓買不起房;房地產企業的負債越來越高,出現風險;此外,地方政府的財政和我國的整經濟都高度依賴房地產,現在到拖累。所以房地產市場的核心問題是舊有的模式不再適應新的增長的要求,現在于調整探索階段,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市場要回歸本源,在國民經濟中要重新定位。

在2023年的經濟復蘇中,中國經濟展現出了韌和活力,2024年的前景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然而,消費與投資的信心偏弱,疫三年的疤痕效應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都將是2024年經濟發展的挑戰。政府通過財政手段來加大對經濟的刺激,撬投資和消費,以及引導資源合理配置,將是解決這些挑戰的關鍵。同時,恢復投資者信心,扭轉消費者心態,以理的態度應對經濟變化和面臨的力,也是推2024年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