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次盛會非常火,讓人們直觀地到了全球企業對中國經濟的熱和信心。然而,一些外卻選擇在這個時候集中唱衰中國吸引外資的前景,甚至有人荒謬地聲稱,外資從未像現在這樣“害怕”中國。對于參加進博會的3400多家參展商來說,這無疑是他們最近聽到的最大笑話。雖然對中國經濟的唱衰并不新鮮,但這些外提出了兩個新的細節:一是中國的直接投資負債在今年7月至9月出現了凈流出,二是據他們自己的研究,外企連續6個季度從中國撤走利潤。經濟專家認為,如果這些現象是真實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與歐市場目前存在的利率差,導致一些資本回流“套利”。然而,這只是一個短期現象,并不能支撐外聲稱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下降的結論。

實際上,并沒有必要對各種反映中國經濟況的蛛馬跡進行過度尋找,只需要去進博會現場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場景是無法造假、不會欺騙人的,它們是外資對中國經濟態度最生、最直觀的反映。如果一定要尋找數據支持,還有很多比那兩個數據權威、全面且客觀的數據足以證明與“外資撤出中國”完全相反的結論。例如,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32.4%,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4%,其中高技制造業同比增長12.8%。這些增長是在全球投資和貿易實際萎的大環境下取得的,與進博會的火了互相印證:正是因為全球經濟環境不景氣,全球企業才更有需求來中國尋找和擴大機會。

當然,這并不是說中國的投資環境已經完無缺。事實上,中國一直在努力優化投資環境,并且近年來力度越來越大,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舉措也都是實實在在的。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7次減外資準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的外資準限制措施,并進一步擴大了現代服務業的開放,還在全國范圍設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為各類企業在中國健康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正是這種鮮明的態度和務實的舉措,讓中國始終是世界上最吸引力的市場之一。

今年7月發布的聯合國貿發會議的《2023世界投資報告》顯示,由于烏克蘭危機、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202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額下降了12%,主要發達經濟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37%,但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增加了5%,總量居于亞洲首位,而且大多數投資來自歐洲的國企業,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高科技行業。這充分說明,只要中國繼續集中力發展,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這個國家的吸引力只會增加而不會減

客觀地說,在合作浪之外,確實有一些企業對在中國的投資持有猶疑態度,但這主要是因為國對中國的政治氛圍急劇惡化,以及其在全球范圍推行“鉤斷鏈”的行,這讓一些國企業擔心自到波及。在這種況下,安全而非正常的投資邏輯為它們的首要考慮。然而,違背經濟規律的事終將不會持久,也不可能為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關系出現了回暖的跡象,在這個時間點上突然出現一波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難免令人懷疑背后是否存在某種政治目的。幾十年來,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從未停止過,但事實證明,它們無法影響中國堅定前行的步伐。如果說這些聲音起到了什麼作用,那大概就是“坑”了一些投資者,讓他們錯過了21世紀的新機遇。未來,中國的開放之門只會越開越大,與全球的合作浪融為一,這才是時代的主題曲。而那些唱衰中國的雜音,聽起來就像蚊子一樣嗡嗡,只會令人厭煩,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