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了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確表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那麼,國債是什麼呢?國債又被稱為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務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于國債的發行主是國家,因此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當政府需要額外的資金用于國家建設、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時,可以發行國債來吸引投資者購買,從而獲得所需的資金。購買國債的投資者實際上是借錢給政府,政府承諾按照約定的利率向投資者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償還本金。國債通常有較長的期限,可以是數年或數十年。

國債有幾種種類,包括儲蓄國債(憑證式)和儲蓄國債(電子式)兩種,還有在記賬式柜臺易試點商業銀行或證券易所市場掛牌易的記賬式國債。國債有安全高、固定利率和流強等特點。與其他個人金融產品相比,儲蓄國債有信用等級高、收益穩定、利息免稅、認購起點低、發行期次多、業務辦理方便、變現靈活等優勢。購買儲蓄國債可以獲得相應的憑證,但儲蓄國債(電子式)不存在相應的憑證。

財政赤字是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而形的差額,一國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的一種表現。全國財政赤字增加意味著政府在財政支出上的投將增加,這可能是為了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彌補防災減災救災資金缺口,或者應對其他況。預計赤字率提高到3.8%左右,意味著政府的財政狀況可能比之前更加張,需要更多的財政支出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來說,全國財政赤字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國今年多地遭遇暴雨、洪澇、臺風等災害,地方災后恢復重建任務較重,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其次,近年來,各類極端自然災害頻發,對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需要增加財政支出以提升相關能力。此外,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增加,政府也需要增加財政支出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

為了應對財政赤字的增加,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并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等八大方面的工作。此外,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以保障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總的來說,全國財政赤字增加和增發國債是政府為了應對當前面臨的挑戰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同時,這也現了政府在保障民生福祉、推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