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八個部門最近聯合印發了《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以下簡稱“25條”)。這份通知提出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5項舉措。這些舉措包括持續增加信貸資源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化債券市場系建設,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作用,擴大優質民營企業權融資規模;加強正向激勵,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民營經濟的積極等七個方面。金融是實經濟的脈,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和完善金融服務系是非常重要的。當前,中國經濟仍于疫后復蘇的關鍵階段,加強對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持不僅對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有益,也對全國經濟的恢復和穩定至關重要。

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不可忽視。據統計,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創新果、80%以上的城鎮勞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然而,金融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與其貢獻存在明顯的差距。以一項有參考意義的數據為例,截至2023年9月末,5182家非金融業A上市公司的貸款規模累計達到17.95萬億元,而民營上市企業的貸款規模僅為4.39萬億元,占上市企業貸款規模的比重為24.45%。在這種現實背景下,本次“25條”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民營企業貸款的占比,有非常現實的針對

當前階段,民營企業對金融支持有著迫切需求。由于外部發展環境的變化和市場調整的影響,一些民營企業陷困境,特別是在資金鏈張方面。及時援助這些企業有利于保護經營主的利益。在“25條”中,特別提到了要主提供資金接續服務,對那些雖然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備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提前進行融資需求對接,不盲目停貸、貸、貸或斷貸。這一安排給于困境中的企業帶來了新的希

需要注意的是,“25條”還特別提到了要保持信貸、債券等重要融資渠道的穩定,合理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的金融需求。這對于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然而,盡管“25條”在解決民企金融困難方面有較強的“應急”彩,但也不能忽視從長遠角度來看,需要在金融服務機制方面進行更多的優化,解決民營企業長期面臨的融資難題和融資本高的問題。

眾所周知,相比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新型企業缺乏合適的抵押品、完善的財務數據以及政府信用,這與以抵押和擔保為主的傳統貸款模式不匹配。要真正解決民企在貸款方面的困難,必須建立與民企特點相適應的新的金融服務機制。在“25條”中,提出要加強科技賦能,開發適合民營企業的信用類融資產品,推廣“信易貸”模式,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的作用,持續擴大信用貸款規模;完善民營企業信用信息共機制,健全中小微企業和個工商戶的信用評級和評價系等。這些工作不能僅僅是一時的改進,而是需要長遠的規劃和推進,從本上緩解民企在金融需求方面的后顧之憂。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后,相關部門積極行起來,推出了一系列配套舉措,包括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涉企服務、法治保障等方面。這次的“25條”實際上是金融方面的跟進完善。同時,中央編辦還批復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還多次召開與民營經濟發展相關的座談會。這些全方位的政策和行釋放出明確的信號,社會也對此寄予了厚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量政策的出臺需要保證實施的質量,真正將政策承諾的紅利及時送到企業手中,讓它們真切地到實質的利好。政策的實施本也需要與經營主,評估政策效果并及時聽取市場的反饋和建議,從而使政策不斷趨于科學和完善,實現最大化的效果。畢竟,民企更關心的是政策的質量而非數量。

另一方面,各個維度的政策需要協同發力。影響民企信心的因素很多,有效提振信心不能只抓其中的一兩個方面。其中,最基礎的是加快破除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各類壁壘,實現對不同經營主的真正平等對待,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他們對穩定發展的預期。所有的支持政策都應圍繞這些基礎重點發力。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相信通過各類利好政策的推出,能夠讓更多企業勇于創業、敢于投資,形政策與企業的雙向互,為經濟社會發展注更多信心和活力。同時,各類政策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和完善,持續支持民企和民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