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中國領導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努力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1月16日,中國建材聯合會呼吁全行業,希我國建筑材料行業在2025年前全面實現碳達峰,水泥等行業要在2023年前率先實現碳達峰。那麼,建材行業為什麼需要制定這樣一個迫的時間表?同時,這給投資者帶來了哪些機遇?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減排重點治理行業

1、建材的定義與特點: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種材料的統稱,包括結構材料、裝飾材料和專用材料。結構材料涵蓋了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屬、磚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裝飾材料包括各種涂料、油漆、鍍層、面、各瓷磚、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專用材料用于防水、防、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熱、保溫、封等。

2、高能耗、高排放、產能過剩:建筑業碳排放占比過半,因此,為了順利實現雙碳目標,建材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力。據《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2018年建筑業全過程碳排放量為49.3億噸CO2,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1%。其中,建筑材料碳排放占比為28%,建筑運營階段碳排放占比為22%,建筑施工階段碳排放占比為1%。建材行業是一個能耗高、排放多、產能過剩的行業,因此也為國家減碳工作中的重點治理對象。因此,實現碳達峰不僅僅是在2030年前,而是需要提前實現。

3、投資機會:據《2020年建材行業經濟運行況》顯示,2020年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營業收5.6萬億元,利潤總額4871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水泥行業營業收為9960億元,利潤總額為1833億元,平板玻璃行業營業收為926億元,利潤總額為130億元。建材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規模化發展仍然是投資的主要驅力。

二、產業鏈、價值鏈分析

1、建材行業產業鏈:建材行業的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原材料、建筑材料生產(如水泥、玻璃、陶瓷、石材、鋼材、混凝土、保溫材料等)、建材產品下游應用領域(如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汽車制造等產業領域)。

2、建材產業價值鏈分析:通過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可以實現我國建材行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建材行業的細分產業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環節,產業鏈中段相對優勢明顯,上下游相對薄弱。因此,建材行業可以通過向上游和下游延核心競爭優勢來提升價值。

實施方法包括:

- 產業鏈向前延,加強基礎研發和技創新。傳統建材產業如水泥、玻璃等,大多集中在低附加值、低利潤率的制造環節。因此,傳統優勢產業應加強基礎研究和技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推產業鏈向上游發展。

- 產業鏈向后延,補齊品牌營銷短板,增加市場競爭力。通過高端化、個化、品牌化、終端化,重點發展新興建材、智能建材等營銷渠道,特別是加大品牌建材等高附加值終端產品的生產和市場推廣,通過提升產業鏈能級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

-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來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

- 通過提高技層級加全球產業鏈來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目前,國際建材產業鏈重構正在加速進行中。在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化的趨勢下,產業結構的價值分配呈現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差異化特征。快速融國際產業鏈,逐步占據有利位置,在更廣范圍和更長時間獲得競爭優勢。

三、投資機會

1、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將加速行業供給側改革和落后產能出清。從宏觀角度來看,碳中和進程將嚴格限制行業新增產能,并導致落后產能的退出,行業周期減弱。對于企業來說,整合或加速將會發生,并且龍頭企業的盈利水平有長期提升。

2、玻璃行業:玻璃行業備與水泥相似的供給端邏輯,表現為行業產能總量限和落后產能退出。

3、消費建材:碳中和將進一步加強對綠建材的需求,對低碳、環保要求趨嚴。可以重點關注建筑節能保溫材料企業、以板材為主的綠建材生產企業以及以集配套為主的裝配式裝修企業。

總結:建材行業包括水泥、玻璃等高能耗行業,與碳減排目標切相關,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目前,我國的建筑材料行業正朝著生態建筑材料的方向發展,以節約資源和減環境污染為原則,實現建筑材料的容易回收和循環利用。對于投資者來說,建材行業在碳減排的背景下,提供了多樣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