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遭到德國等國家的強烈反對,但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于9月13號宣布啟對華電汽車反補調查,并聲稱此舉是為了保護歐洲車企免"得益于政府補"的中國電車的影響。作為被攻擊的一方,中國在馮德萊恩發出調查預告時就已經好言相勸。然而,中國的勸阻未能改變對方的立場。為了更有效地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中國于10月20號正式宣布對外實施石墨類相關制品的臨時出口管制措施。

據商務部于20號發布的公告,本次被限制出口的石墨類相關制品包括天然鱗片石墨及其制品,以及高純度、高強度、高度的人工石墨材料及其制品。公告要求任何出口經營者辦理出口許可手續時必須提供"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以及"進口商和最終用戶況介紹"。這一舉措旨在明確管制貨的最終流向,以防止其被用于損害中國國家安全與利益。公告還指出,如果出口經營者違法出口,商務部、海關等部門將依法給予行政罰,構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盡管公告并未明確提到歐盟,但其容無疑指向了歐盟。首先,中國選擇以"石墨"為抓手,準地對歐盟發起反擊。石墨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現代工業的重要戰略資源,有耐高溫、抗熱震、導電、潤、化學穩定和可塑等多種特,不僅可用于傳統工業領域如耐火材料、電極電刷、鉛筆、鑄造、封、潤等,還在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以及核電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據公開數據顯示,石墨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消費量已超過50%,可說是新能源汽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原材料之一。

然而,石墨和許多礦產一樣,雖然儲量富,但分布極不均衡。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石墨儲量約為3.3億噸,土耳其、西和中國分別占據了全球總量的66%。細分到的石墨種類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擁有富的石墨資源種類,總保有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此次選擇管制石墨出口,一方面是因為石墨在新能源領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全球主要經濟在過去十年里對石墨資源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作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必須靈活運用自優勢。

可以預見的是,當中國宣布對石墨實施臨時出口管制后,歐勢必會再度炒作所謂的"中國經濟脅迫",并繼續鼓吹"遠離中國供應鏈",隨后研究"可行方案",在不依賴中國的況下實現自給自足。然而,歐盟要想自主開采、研究、生產高質量的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石墨,勢必會耗費額外的時間和本,而且其生產的產品在價格上也無法與中國競爭。即使歐盟有所果,中國仍可以通過解除管制對其進行價格沖擊。中國在這次對石墨出口實施管制的舉措中展現了對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堅決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