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盡管國和中國簽署了一項農產品采購協議,但國大豆出口商從中國的采購行比往常。這些銷售的潛在時機尚不確定,因為過去的類似協議有時會導致國立即宣布大量出口銷售,而有時則不會。中國進口商周一簽署了購買價值數十億元的國農產品的協議,其中大部分被認為是大豆。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此類批量簽約,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簽約的宣傳力度很小。簽約細節也異常單薄,既沒有說明數量,也沒有說明商品,與正常況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協議只是日后購買意向書,不有約束力,因此簽署并不一定意味著銷售已經發生。截至10月12日,中國已經購買了略低于1,000萬噸的國大豆,將于2023-24銷售年度付。然而,國大豆在全球市場上一直被頭號出口國西的大豆產量所制,而中國相對停滯的需求也無濟于事。不過,中國在國的采購量相對較小,這可能意味著有微小的增長空間。截至10月12日,2023-24年度國對中國的大豆承諾量僅占47%,低于該日期的三年平均值53%。據目前的銷售水平來看,這一差額價值120萬噸。

總的來說,盡管中國采購了國大豆,但簽約的宣傳力度較小,細節也不明確,因此銷售潛力尚未確定。目前,國大豆仍西的競爭力,并且中國的需求相對停滯。然而,中國對國的采購量有微小的增長空間。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容僅代表作者或嘉賓的觀點,不構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在做出決策前,應該綜合考慮相關風險因素,并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