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舟山港,貨云集,碼頭卡車往來穿梭,如同一條經濟的大脈。截至11月,貨吞吐量已達到12.28億噸,同比增長5.6%。而集裝箱吞吐量更是達到了3279.7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9%。這些數字不僅僅是數據,更是中國外貿強大韌的生寫照。據悉,江蘇某電公司的業務部門負責人,盡管臨近年底,他們已經接到了來自中東、歐洲和南洲等地的外貿訂單。生產日程已經排到了明年三四月份。這背后是中國制造的高效運轉,也是外貿的強勁表現。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額實現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出口2.1萬億元,同比增長1.7%,結束了連續六個月的下降態勢;而進口1.6萬億元,同比增長0.6%,連續10個月保持正增長。這份數據背后,是中國外貿在全球不景氣中展現的強大韌。在2023年,綠和數字化轉型為新的趨勢。我國新能源汽車、發電組件、儲能產品、智能設備等出口表現亮眼,產業轉型升級態勢喜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伏產品“新三樣”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2023年一、二、三季度,我國進口規模逐季擴大,分別達到4.23萬億、4.39萬億、4.58萬億元。這不僅證明中國經濟回穩向好,也讓中國繼續為全球最大的增長引擎。國大循環為主、國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加速構建。中國擴大進口戰略的深化推下,資源能源產品、關鍵零部件等進口數量穩步擴大。部分個類、升級類的消費品進口增長較快。專家表示,中國經濟韌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將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機會。中國外貿企業增至59.7萬家,其中2020年以來持續活躍的企業進出口值占整的近8。臨近年底,海外傳統購季正在外貿企業中掀起熱。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外貿工廠,流水線日夜不歇,工人們埋頭苦干,無不折著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的穩定勢頭。一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各地各部門應變克難,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集中發力。相關部門出臺了境電商海外倉發展、加工貿易、新能源汽車貿易、擴大進口等措施,增強國國際雙循環的聯效應,全力推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更強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境電商出口。”專家表示,由于中國制造在全球貨貿易企穩、社會消費品需求回暖、庫存去化之后的補庫存等綜合形勢下,中國相關企業的外貿表現強勁,展現出了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