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近發布的第三季度基金代銷百強榜數據顯示,國基金代銷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券商正在崛起,而銀行的份額則在逐步水。

據百強榜數據,三季度進基金代銷百強的機構中,包括24家銀行、53家券商、22家第三方銷售機構和1家保險公司。盡管A市場在三季度下,百強代銷機構的公募基金保有規模也出現了水。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基金代銷機構百強的“票+混合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為5.31萬億元,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8.42萬億元,環比二季度分別下跌了5.15%和0.90%。

然而,盡管整基金市場“大餅”小了,券商們卻實現了規模的逆勢增長。在基金代銷百強榜上,有53家券商上榜,其“票+混合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共計1.38萬億元,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1.63萬億元,環比二季度分別增長了5.22%和6.38%。相比之下,24家上榜銀行的表現則與券商完全相反。三季度,“票+混合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為2.53萬億元,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為3.82萬億元,環比二季度分別下跌了8.88%和2.41%。

長期以來,銀行一直是公募基金代銷市場的主力。雖然銀行獨大的格局尚未改變,但是券商正在逐步蠶食銀行的份額。從最新數據來看,銀行在代銷百強榜上的數量正在逐漸減。2023年一季度,代銷百強榜上的銀行共有26家,到二季度減到25家,至三季度則再減了1家,只剩下24家。其中,青島銀行在二季度退出百強,而東莞銀行在三季度退出,而在一季度時,東莞銀行還曾排在第82位。與此同時,中金公司和江海證券兩家券商在三季度首次進百強。

其次,從單個銀行的業績來看,各銀行的業績普遍下。以排名前三十的13家銀行為例,在“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指標上,這13家銀行的保有規模環比都出現了下,其中建行、興業、民生、中信、郵儲銀行的下幅度均達到了兩位數,排名第一的招行也環比下跌了7.48%。相對而言,排名前三十的12家券商在三季度的“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都實現了環比上漲,其中中信證券和東方財富的增幅甚至超過了兩位數。

最后,從市場份額來看,二季度銀行在“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和非貨幣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的份額占比分別為49.54%和46.03%,到三季度,這兩個值分別降至47.59%和45.33%。與此同時,券商的份額占比從二季度的23.49%和18.01%增至了三季度的26.06%和19.33%。雖然銀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券商在市場份額上的增長趨勢不可忽視。

綜上所述,中國基金代銷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券商在逐步崛起,而銀行的份額則在逐步水。盡管銀行仍然是基金代銷市場的主力,但券商正通過逆勢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提升,逐漸蠶食銀行的份額。這一趨勢將對未來的基金代銷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