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創始人李東升在出席“新空間·新能——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演講時表示,中國制造業需要改變其全球化模式,從輸出產品更多轉向輸出工業能力。他認為,中國制造業可以繼續輸出核心件、材料和裝備,但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圍建立生產產業鏈,以在全球主要經濟市場建立競爭優勢。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化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擁有龐大的生產能力和富的產品種類。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國制造業面臨新的挑戰。因此,李東升提出從輸出產品轉向輸出工業能力的觀點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華為為例,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在全球范圍建立了龐大的生產產業鏈,包括核心件、材料和裝備。華為不僅在國市場有強大的競爭力,還在全球范圍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展開競爭。這種全球化的生產模式使得華為在全球市場上有競爭優勢,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制造商。

另一個例子是比亞迪,這家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也在全球范圍建立了生產產業鏈,包括核心件、材料和裝備。比亞迪不僅在國市場有強大的競爭力,還在全球范圍與特斯拉等國際巨頭展開競爭。這種全球化的生產模式使得比亞迪在全球市場上有競爭優勢,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

從這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圍建立生產產業鏈對中國制造業的重要。通過輸出工業能力,中國制造業可以在全球范圍提高競爭力,從而在全球主要經濟市場建立競爭優勢。此外,輸出工業能力還有助于提高中國制造業的附加值,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然而,要實現從輸出產品到輸出工業能力的轉變,中國制造業仍需克服一系列挑戰。

首先,中國制造業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技研發水平。其次,中國制造業需要加強與全球產業鏈的合作,提高產業鏈的協同效應。最后,中國制造業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全球市場的認知度和影響力。通過輸出工業能力,中國制造業可以在全球范圍提高競爭力,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制造業仍需克服一系列挑戰,包括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產業鏈合作和品牌建設等,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全球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