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表示,中國的中等收已經超過4億人!但是,什麼才算是中產階層呢?在國外,中產階層指的是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群。然而,在中國,我們一直使用中等收這個詞。那麼,什麼才算是中產呢?

中產階層在這個社會擁有什麼?如果一個人月薪3000,有房子、車子、家庭、老婆和孩子,這已經算是中產了嗎?或許這個數字還有待進一步評估。階層的劃分是據什麼來進行的呢?在商品經濟社會,主要是據對生產資料的掌握。資本階層就是掌握生產資料的階層,比如擁有工廠、原材料、機、資金和客戶。簡而言之,就是人脈、資源、流量和通道。而最核心的一點是,富人最大的財富其實是窮人本以及他們的貧窮認知。如果窮人覺醒了,那富人的財富就不再存在。中產階層其實并沒有掌握生產資料,但比社會最底層的人過得更好一些,擁有更富的質和更高的工資。

然而,在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中,許多農民進城購房并開展個經營,他們以為自己已經越了階層,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因為他們依然沒有掌握生產資料,在大危機來臨時很可能瞬間返貧。據統計,中國96%的家庭擁有一套房子,41.5%的家庭甚至擁有兩套以上的住房。然而,房子占據了家庭資產的73%,其他可支配的資產只占27%。因此,認為僅僅擁有一套銀行貸款的房子就代表越了階層,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英國的榮與革命中提到一個重要觀點,即英國國力的每一次提升都伴隨著大量中產階層的返貧,然后重新回到社會的最底層,為社會底層注新的活力。而日本也有類似的況,許多人以為擁有一套房子就已經為中產,結果房價暴跌導致許多人陷困境。這說明了中產階層的脆弱。許多中等收人群都負擔著房貸、車貸、教育費用、家庭開支、醫療費用和父母養老,如果月收為3000,要想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個國家國力的進步到底靠什麼?真正讓一個國家變得強大的,一定是這個國家所有勞者的勞剩余。因此,每月賺多錢才算是中產?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