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按元計價,中國的出口金額為2960.9億元,同比下降了8.9%;進口金額為2262.5億元,同比下降了10.6%;貿易順差為698.4億元。按人民幣計算,出口金額為2.099萬億元,增長了0.9%;進口金額為1.605萬億元,下降了1.1%;貿易順差為4943.3億元。

多家機構預測,由于海外終端需求走弱并且需要去庫存,中國可能會面臨階段的經濟力。需的低迷也會干擾進口,預計2022年12月進口同比可能會保持負增長。據預測,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的GDP同比增長2.0%,全年同比增長2.7%。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外需下和疫反復對經濟造了較大的負面沖擊。

2023年,外需和疫影響,中國的出口增速可能仍將繼續下降。這是因為從目前歐等主要經濟的通脹水平來看,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應對措施仍然是繼續加息,并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高利率水平,這可能會導致經濟陷衰退。在外需疲弱的況下,中國的出口將到較多的負面影響。此外,人民幣連續貶值了5個月后出現升值,對中國的出口也造了不利影響。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出口反映了外需,進口反映了需。中國的外需同比增速轉為負增長,這將對經濟增長造拖累。與此同時,由于到疫的沖擊,中國的需已經持續陷低迷狀態。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國、歐盟和東盟三個地區。從去年9月開始,中國對國和歐盟的出口已經陸續轉為負增長。雖然東盟一直對中國的出口起到了支撐作用,但自去年10月開始,東盟的支撐作用開始減弱,10月份出口陷負增速,11月份支撐作用大幅減弱,出口增速下至5.18%。去年11月,中國對國和歐盟的出口同比分別下降了25%和11%,對東盟的出口同比增速從10月的20%顯著回落至11月的5%。不過,由于RCEP貿易協定的影響,東盟仍然是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中唯一一個出口增速呈正增長的經濟

導致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歐經濟已經陷高通脹之中。為了遏制嚴重的國通脹,去年聯儲連續進行了7次加息,而歐盟各國央行不得不追隨國采取加息政策來應對通脹。目前,全球經濟已經陷經濟衰退和通脹,據WTO對2023年全球貿易的預測,國研究機構預計2023年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速為-4%,進口增速為2%左右。在這種況下,中國面臨的外貿出口形勢只會更加嚴峻。

2022年,在疫防控不確定增加、疫反復無常、封控措施不斷實施的特殊況下,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實際上是以犧牲服務業來保護制造業,需讓位于外需。去年的出口、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做出了主要貢獻。由于雙循環發展方式難以實施,導致缺乏需支撐的中國經濟增速大幅低于年初兩會確定的5.5%的經濟增長目標。

總之,2023年外需回落已經為中國出口面臨的大趨勢,總量效應對中國出口的正向作用將大幅減弱。制于東盟產業鏈重構和經濟修復,中國供給份額的增長空間很小。盡管預計今年出口整表現大概率不如去年,但益于RCEP貿易協定的政策紅利、歐洲制造業去化、全球去碳化及能源博弈等因素的影響,加上中國產業鏈自有的競爭優勢,中國對東盟各國的出口仍有實現持續增長。此外,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蓬發展,有為2023年出口的一大亮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而歐洲等傳統汽車生產市場由于能源危機沖擊的影響,面臨許多困難。這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進軍全球市場提供了有利時機,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家應及時抓住這一發展契機,進軍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市場份額。

綜上所述,歐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已經為大趨勢。2022年中國的GDP增長主要依賴于出口和基建,而今年應將經濟增長的重點放在需和消費上,通過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推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