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月CPI同比下跌0.2%,PPI同比下跌2.6%,經濟增長放緩,通力下如何應對?

10月份,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了0.2%,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更為慘淡,同比下降了2.6%。這一數據意味著什麼呢?它意味著我們的價水平正在下降,消費需求正在萎,經濟增長正在放緩。盡管方不承認這是通,但實際況對于我們來說應該是清晰的,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判斷。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國際貿易、國債務危機、房地產泡沫和消費結構轉型等。這些問題已經在財經領域的博客中被廣泛討論,因此在這里不再贅述。總之,通對我們的生活和投資都是不利的,它會降低我們的收和財富,增加我們的債務負擔,并抑制我們的創新和創業。面對通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有人說,應該購買房地產、票、黃金或比特幣,將現金轉換為資產以應對通脹。然而,這些人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通脹率已經是負值,并且還在持續下降。這意味著我們的實際利率是正值,并且還在持續上升。實際利率等于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實際利率為正意味著存款是最保值的做法,而購買房地產、票、黃金或比特幣等行為都會降低我們的價。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資產的價格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供求關系又經濟形勢的影響。當經濟形勢不好、消費需求低迷、投資信心不足、資金張時,這些資產的價格就會下跌,而存款的價值則會上升。從當前市場況來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進了調整期,房價已經開始下跌,甚至包括深圳的黃金地段也開始出現大幅下跌。票市場也在盤整中,外多重因素的影響,波較大,風險較高。消費市場也沒有復蘇,到疫、環保和收等因素的制約,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意愿都在下降。因此,如果你只有一套房產,可以不用太擔心房價下跌,因為你肯定不會賣掉房子,然后拿著現金去租房過日子。但是,如果你擁有多套房產,或者打算購買房產,或者想要投資票,或者想要創業,那麼你就需要考慮一下這些行為是否值得、是否存在風險以及是否能獲得回報。

為了改變目前的狀況,很多也提出了正確的做法——提高居民收、刺激消費,不讓老百姓的錢貶值。聽起來很正確,但對于個來說,提高居民收這一最本的目標仍然只存在于口號中,今年能保住工作已經是萬幸了。不讓人產生疑問,為什麼這些看似非常正確、西方國家已經嘗試過的方法(比如直接發錢)在我國推行起來如此困難?原因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社會的發展往往不是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而是朝著阻力最小的方向發展。那麼現在阻力最小的方向是什麼?當然是通過路徑依賴來維持現狀。那麼現狀是怎樣的呢?現狀就是資產收益遠大于勞收益。而那些依賴資產收益的人往往擁有龐大的資源和話語權,所以他們會竭盡所能去阻止改革的發生。以房地產為例,過去幾年里有多專家學者大肆發表言論,聲稱房價下跌會導致經濟崩潰,上下游產業鏈會陷衰退,最終害的還是老百姓。因此,絕不能讓房地產崩盤。就拿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的言論來說,他表示房價大幅下跌最吃虧的是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家庭,并呼吁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財富水。他認為居民財富中房產占了60%~70%,所以房價大跌對于中低收家庭會產生巨大影響。然而,這種言論表面上像是為老百姓說話,實際上卻是不愿改變資產收益大于勞收益的現狀,口口聲聲洗腦公眾,稱資產收益是你們最大的生存保障。實際上,房價下跌對于那些擁有更多商業資產和海外資產的富裕階層影響并不大,反而對于那些只擁有一套住房、只住不炒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你肯定不會賣掉房子,然后拿著現金去租房過日子。這樣的階層并不會為那些爛尾樓發聲,也不會為如何提高老百姓收發聲,他們盡可能地維護著舊秩序的運行方式。

那麼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存錢等待機會,不要去考慮那些無關要的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心被植了一種錯誤的思維模式——現金一定會貶值,所以要將現金轉換為資產以應對通脹。然而,隨著CPI的變負,這句話已經不再是真理了。眾所周知,只有當實際利率為負時,現金才會貶值。實際利率等于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過去,我們的通脹嚴重,甚至還沒有計算房地產的漲幅,因此實際利率一直是負值,也就是說存款一直在貶值。但現在況不同了,CPI的負值意味著通脹是負值,如果再加上房價的大幅下跌,實際通脹更為嚴重,這意味著實際利率遠遠高于銀行存款利率。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現在最保值的做法就是存款,而購買房產、創業或投資票等行為都會降低你的價。可能有人會說,不對啊,現在政府一直在定向實施量化寬松政策,這些錢遲早是要由老百姓買單的。然而,這取決于這些錢是否能夠流轉到居民手中,如果不能流轉,那麼相當于增加了居民收,通脹隨時可能回升。事實證明,這些錢現在都留在政府、機構和銀行手中,與普通老百姓毫無關系。因此,存款仍然是最佳的保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