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鏈接觀看視頻:惠譽下調國國家信用評級,引起耶倫的強烈抗議,可能會引發金融海嘯!這是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終于發生了。據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惠譽于8月1日公布的消息,將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3A級下調至了2A+,這代表了國國家信用評級的直接下調,也意味著市場對國財政況的判斷已經不再樂觀。而在過去12年中,這是國國家評級再次下調發生的第一次。耶倫對此表示強烈抗議,并指責惠譽的判斷是武斷的。那麼,惠譽為何要下調國的國家評級?這將引發什麼樣的后果?我們持有的債是否會到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事件的嚴重程度!

惠譽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評級機構,創立于1913年,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業務是為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甚至主權國家進行評級。由于其評級的專業和客觀到市場的廣泛認可,惠譽與標準普爾、穆迪一起被譽為全球三大評級巨頭。然而,這家專業機構卻剛剛下調了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最不可能違約的”3A級下調至“違約可能極低”的2A+。那麼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呢?據惠譽在評級報告中的說法,是因為國財政的不確定增加,國債的違約風險上升。然而,我們不到奇怪。第一,國在6月初已經提高了國債上限,關于國債的問題,國兩黨已經達了一致,再也不再爭論。直到2025年之前,國可以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滾償還債務。換句話說,國國債的違約風險已大大降低,那麼為什麼惠譽偏偏在這個時候下調國的信用評級呢?第二,即使下調到2A+級,據評級報告顯示,國的國家信用級別仍然是“違約可能極低”。而與此相比,惠譽給予日本的評級只有A,盡管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顯然,國的評級要高得多。那麼為什麼國政府和財政部的反應如此激烈呢?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回顧一下歷史。

在2011年,國曾經遭遇了國家評級下調的事件,當時的況與現在非常相似。國國兩黨同樣因為“債上限”問題爭執不休,每次國會開會都要爭吵不休。當時,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率先下調了對國政府的信用評級,同樣從最高級別下調至次高級別。然而,盡管下調幅度不大,引發的后果卻超出了預期。眾所周知,國最大的資金蓄水池就是市,所以市的下跌是國最痛苦的。在標準普爾調整國信用級別的那一天,市出現了暴跌,標普500指數單日下跌幅度高達6.5%。可以說,這讓全球投資者大吃一驚。隨后,海外投資者看到國的國際評級被下調,也到意外,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為了避免風險,這些機構紛紛拋售手中的國國債。這一舉引發了債市場的踩踏事件,債價格暴跌,利率急劇上升。最后,國政府急出手穩定局勢,一方面努力穩定投資者的預期,另一方面通過注大量資金來穩定市和債市。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最終沒有引發金融危機。因此,歷史教訓擺在那里,國對于被下調評級非常厭惡。畢竟,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國人難道不在乎面子嗎?國政府的激烈反應不僅是因為后果嚴重,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據最新的國際資本報告顯示,國目前的國債規模已突破32.6萬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呢?即使一百個人站在街上24小時不眠不休向路人發放錢財,一個月也發不了一萬億。國的債務規模迅猛增長,每年僅利息支付就超過一萬億元。本來還可以不斷發行新債還舊債,但現在,惠譽下調了國的國家評級,揭開了國的遮布。這意味著國的國債發行可能不會那麼順利,舊債還可能面臨集中拋售。這恐怕是國目前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果不其然,國被下調評級后,全球金融市場已經出現了不良反應。8月2日,全球市普遍出現程度不一的下跌,日經指數下跌2.3%,上證指數也出現大幅下。澳大利亞和韓國的市同樣霾籠罩。雖然市還未開盤,但走勢已在意料之中。耶倫急忙出來穩定市場,并指責惠譽的報告不公正,使用的數據早已過時。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惠譽是一家真正懂金融和國的機構,也是業界的良心。他們在評級報告中清楚地指出了下調評級的理由,這給人們無法反駁的印象。報告顯示,國政府的支出不斷增加,過去十年中政府債務不斷增加,債務風險不斷上升。同時,由于老齡化問題加劇,社保和醫保的力也在增加。更重要的是,國政府本沒有中期的財政規劃。最后,他們的結論是,在2024年國大選之前,國政府本無法挽救國經濟。國經濟的雷終于開始發,令人驚訝的是,這次的第一聲響就是一家評級機構發出的。接下來,市場將如何演變?債是否會遭遇大規模拋售?網友們急切呼吁,在第二個、第三個雷發之前,要趕拋售手中的債。國確實遇到了麻煩,我們最擔心的問題不僅是債,還有國在狗急跳墻之后會做出什麼行,是否會繼續在全球挑起火災,以轉移視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