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召開,同時發布了《世界開放報告2023》。作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要組部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旗艦報告《世界開放報告》已經歷時三年,2021年功首發。新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3》主要容包括最新的世界開放指數、典型經濟開放能力與合意開放之間的關系探討,以及全球開放政策的現狀和前景分析等。其中,世界開放指數作為該報告的核心創新果,是最大的特和亮點。該指數通過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境經濟開放、社會開放和文化開放進行測度,涵蓋開放政策和開放績效,共計29項量化指標,對129個經濟2008年至2022年的開放度進行排名。據《報告》公布的最新世界開放指數顯示,2022年的指數為0.7542,同比下降0.4%。世界開放呈現自2008年以來總下降的趨勢,國家之間、領域之間、區域之間的開放態勢分化加劇。然而,《報告》還顯示,2008年至2022年,尼泊爾、佛得角、冰島、韓國和中國等經濟的開放指數增幅最大。尤其是中國,擴大開放的效顯著,開放指數從0.6789上升至0.7517。

與此同時,研討會也圍繞開放這一主題展開。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小川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以開放促進改革和發展是中國取得新就的重要法寶。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過去十年,自貿試驗區率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引領的創新果。“比如在金融領域,我們積極支持自貿試驗區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境資金流自由便利,實現本外幣一化、賬戶自由兌換,降低企業融資本。在自貿試驗區還積極開展外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等金融服務創新,服務實經濟。”周小川表示,一系列高水平的開放舉措向縱深推進,生地證明了“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研討環節中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的開放呈現出五個特點。貿易政策由以出口為導向轉變為既鼓勵出口又鼓勵進口,不再一味追求貿易順差,而是推貿易雙向平衡。引進外資的投資領域也得到拓寬,從過去看得見得著的貨轉變為比較象的服務貿易,如教育、衛生和文化等領域。“我認為這五個特征代表了中國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未來幾十年會一直沿著這個方向前進。”黃奇帆表示。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有實踐的指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領域的開放帶來了一系列經濟增長。中國和其開放政策的發展是逐步推進的,但其速度足以使其在30年后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

此次研討會還特別增加了“企業看開放”環節。來自中國銀行、匯集團、寧德時代、默沙東等公司的代表從企業視角發表了對開放的看法。匯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在視頻發言中表示,中國一直以非常積極開放的心態了解新理念、學習新經驗,這極大地推了中國的發展。中國持續開放的承諾對所有在華經營和投資的企業,以及中國的國際商業伙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匯集團多年來一直跟中國金融業的開放進程,不斷投資和拓展在華業務,已發展為最大的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祈耀年介紹說,匯服務了中國市場約1/4的外資企業,并協助超過1200家中資企業及其子公司在50多個海外市場開拓業務。“這得益于中國持續的改革開放,以及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祈耀年表示,相信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將為匯集團帶來新的機遇。

寧德時代作為服務于汽車產業的典型全球化企業,各企業必須分工合作、高效協同,才能確保產業鏈的安全穩定運行。寧德時代董事長助理孟祥峰在會上表示,得益于全球的開放與合作,寧德時代已經與全球主流新能源車企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為全球10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力充沛、安全可靠的力電池。孟祥峰表示,當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任務仍然艱巨,希各方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團結起來,更加開放與合作,共同推和產品、標準的統一和國際的互認。